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专题

政协委员施芝鸿“数”说报告“让”与“不让”

2014年03月06日00:2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作为一个政策研究人员,我尤其注意到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提到的16个‘让’和1个‘不让’,让我心潮澎湃。”5日下午,施芝鸿委员在政协社科界别小组会上说。

  “第4页,让市场吃了‘定心丸’。第7页,让人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施芝鸿一边说,一边快速地翻着报告。

  在他的带动下,几位委员也开始看报告。

  ——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

  ——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

  ——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

  施芝鸿说,除了这些,报告还有1个“决不让”: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我写了30年文稿,非常钦佩,非常感慨。新一届国务院有一种执政为民、施政惠民、报告为民的情怀,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施芝鸿说。

  同在社科界别的吴江委员说,施芝鸿的概括很好。这些“让”和“不让”反映的是承诺,是政府向老百姓和社会做出的承诺。

  “这种表达让人感觉亲切,感觉有力度。每一个‘让’后面都是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目标。”吴江委员说,这些承诺涉及多个领域,有经济发展,有民生保障,还有社会管理,这些目标都是老百姓关切的。

  委员们认为,现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像布置工作,语言风格更加接地气,更加亲民,更加贴近社会,体现了政府的平等姿态。

  小组会后,一位女记者去找施芝鸿,“施委员,您还少算了一个,23页上还有‘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可能我中午数得有点着急,谢谢你的发现!”施芝鸿说。(记者熊争艳)

(责编:陈育柱、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