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专题

经济学家韩康:单纯放开户籍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2014年03月07日22:4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户籍制度改革是两会上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会长韩康认为,户籍放开和户籍制度改革应逐步推进,“要一步一步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李克强说,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

  韩康认为,随着城乡发展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社会公共福利产品的分配差距也不断缩小,再加上中央政府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方面的积极推动,提供基础性公共福利方面实现等额公平,户籍制度承载的功能会逐渐弱化,“但还不具备条件马上退出历史舞台”。

  他认为,单靠放开城乡户籍管理,并不能完全解决与户籍相关的许多复杂问题。

  在韩康看来,中国的户籍制度承载了一个特殊功能,即“社会公共福利产品的差别分配”。现在公共医疗、公共教育和公共文化等社会公共福利产品,在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客观上有一定差别。

  “城乡发展差别和地区发展差别,必然会反映到公共福利产品的差别上来。这个差别分配的依凭,就是户籍。”这位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说。

  他认为,“影响2.3亿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户籍,而是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

  韩康指出,中国中小城市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水平和公共福利水平,特别是要增加就业机会。

  针对一些中小城市过分追求所谓高端化的发展模式,也像大城市一样搞豪华设施,韩康说:“不少地方发展水平不高,但楼价已经被炒得很高,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怎么能吸纳大量农民工市民化呢?”

  他总结道,户籍制度的背后是一个系统的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系统的改革问题。“单纯放开户籍,肯定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记者杜杰 郭信峰)

(责编:赵霄榕(实习生)、孝金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