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9日17: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主任委员郑建闽9日在北京建议,充分发挥福建省与台湾的“五缘”优势,构建以闽南文化为特色的“闽台共同文化区”。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当天举行,郑建闽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作大会发言。
郑建闽说,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讲百代乡音,闽台文化交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我们更侧重于民间信仰文化、船政文化、朱子文化等为数不多的重点领域,在整体效应的发挥方面还存在短板。
为此,他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建议,充分发挥福建省的“五缘”(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优势,构建以两岸文化副区为理论基础、以闽南文化为特色的“闽台共同文化区”,巩固深化两岸同胞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加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根据闽南文化包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宗族文化、戏曲文化、闽南方言,以及农耕文化、海商文化等门类的地域特质,在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各有侧重地完善保护与开发的规划。
二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项资金,由国家财政参照文保单位投入方式,加大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投入。
三是启动两岸共同申遗。目前可研究倡议以大陆为主导,台湾、港澳共同申报“妈祖文化”、“闽南语族系迁徙”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依托民间力量,扩大基层文化交流。如赋予宫庙管委会、姓氏宗亲会等民间团体以法人资格,以便与台湾相关民间团体进行交流对接;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民间社团入台开展交流的门坎。
——加强学术机构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学术机构以田野调查和案头工作相结合的人类学治学方式,更快更好地摸清家底,还原闽台文化原汁原味的本真面貌。(完)(记者 陈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