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建肺腑之言,多献有识之策,多谋发展之计——连日来,全国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履职实践,围绕如何改进履职方式、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畅所欲言。
“将人民的声音表达出来”
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要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
“政协委员坐在这里不是朋友小聚,更不是为了谈论家长里短,而是要将人民的声音表达出来。我们要敢讲话,更要讲实话。”曾任10年北京市政协委员、7年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澍说。
怎样才能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
陈清华委员建议:一是要创造讲话的机会和条件。要搭建平台,让更多委员特别是京外委员有机会讲话。二是要解决跟谁讲话的问题。对于委员的建议,要确定对应的政府主管部门,提升委员履职热情,推动问题解决。三要解决讲话有效有用的问题。各级政协要共同努力,推动政府重视委员呼声。
“参政参到关键处,议政议到点子上”
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的同时,委员们也感受到,讲话还需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需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路线。
“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郑锦春委员认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倡“三不”原则是一种包容、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承诺,同时也考验委员的议政能力和建言质量。要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深入群众,确保“参政参到关键处,议政议到点子上”。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魏艺红今年带来了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提案。为了这两个提案,她来之前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扶贫攻坚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只有进行深入调研,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有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和群众心声。”魏艺红说。
“履职需要制度化”
“有人风趣地把政协委员分为几类: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说明政协在履职方面有待加强。”全国政协委员吴仁彪认为,委员履职需要体现在平时,需要制度化。
一年来,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的制度保证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一是建立了政协领导班子分工制度,每位副主席都有分工联系的专委会和界别;二是建立了专题协商会制度,全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三是建立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四是建立了协商民主座谈会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建议,政协委员应继续加强民主监督工作,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