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明晰意图,抓紧规划——“新丝路”建设有望提速

2014年03月07日23:26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有关抓紧规划建设新丝绸之路的表态引发广泛关注。专家认为,对外进一步明晰我方意图,对内做好科学、周密、细致的规划,成为当前推进丝路复兴计划的“两件大事”。

李克强在其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都强调了“新丝路”建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倡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在印度尼西亚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构想。整个丝路复兴计划也被简称为“一带一路两廊”。

计划一经提出即引发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和多方解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新丝路构想是新时期全方位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纠偏东西部发展失衡,让西部从“后端”变“前沿”。

浙江外国语学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唐俊认为,一路一带东西呼应,各有侧重又贯通一体,旨在提高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专家还指出,丝绸之路概念具有历史和人文内涵,向来被视为和平之旅、发展之旅、文明之旅和友谊之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推出新丝绸之路建设,有利于实现与沿途各国互惠发展。

尽管新丝路建设规划尚未出台,国内“沿线”省市已积极行动起来。内陆城市争当“桥头堡”,沿海城市争作“始发港”。

相比国内专家的“深刻认知”和“快速反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蕴岭告诉记者,外界不少人对中国的新丝绸之路构想仍然不甚清楚,对外进一步明晰我方意图“十分必要”。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方新丝绸之路倡议目前已获得中亚五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等“沿线”国家领导人正面回应或表态支持。

但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媒体也在多方猜测中国的战略意图。法国《费加罗报》认为,丝路复兴能让中国达到“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纽约时报》称,中国此举是为了取代美国版“新丝绸之路”。日本《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文章称,中方意图是拓展印度洋战略空间。《印度快报》网站文章更指出,中方计划旨在“让其海军的崛起显得不那么具有威胁性”。

有的国家的官员和学者静待中方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对中方的构想还处在研究、分析和评估阶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目标和操作流程缺乏了解。

“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征求沿途国家的意见,注重寻求各方利益交汇点。”张蕴岭对记者表示,他参加了多场有关新丝绸之路建设的国际研讨会,了解一些国家的“真实想法”。

他说,西方国家崛起后往往搞海洋霸权,借助“船坚炮利”与他国强行贸易。中国和平发展后注重的是开拓海上自由贸易和文明交流的新机遇。“丝路复兴不是中国搞经济扩张,更不是谋求海洋霸权,而是将各自优势转变成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张崇防 黄燕 裴剑容)

(责编:张建(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