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3月10日下午3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廖诗评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解读“两高”工作报告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
指导意见集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廖诗评说,相比去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今年的报告格外引人关注。在去年的表决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代表有600多张反对票,这在表决高检高法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的历史中实属罕见。所以自去年以来,大家非常关心全国人民法院在推进司法改革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举措。
廖诗评点评道,在最高人民法院所发布的指导意见里,集中体现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其中既包括特定人群权益保护的问题,如性侵儿童的犯罪问题,也包括社会整体都非常关注的一般性问题,如利用网络造谣传谣的惩治。“最高人民法院在过去一年里,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调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
廖诗评指出,周强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污染环境的犯罪,颁布了专门的司法解释,这是为了大力贯彻和配合党和国家关于实现可持续战略目标的配套措施。报告里还强调了最高人民法院在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廖诗评说,我们注意到报告当中提到了各级人民法院对于律协和律师个人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和意见非常重视。这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改革中,高度重视律师与法官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实现司法改革的目标,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廖诗评认为,这也是报告的亮点之一。
针对民间借贷制定司法建议
报告第二部分提到了商事审判,廖诗评说,报告主要从两个层面阐述了这个问题,一是列举了具体商事案件的审判数字,同时最高法对商事领域中的一些新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廖诗平表示,去年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最高院针对这些问题制订相关司法建议,并没有通过传统的司法解释来解释,也表明了对于现实中的新问题,最高法院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边观察,边研究,边采取对策。“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前期调研,然后再此基础上提出司法解释。”廖诗评认为,“这是审慎性司法的集中表现。”
强调海事审判工作
廖诗评指出,报告强调了海事审判的工作,明确表示去年最高法对涉及海洋污染和资源开发的案件,进行了妥善的审理。
廖诗评分析,此类案件的审理其实和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密切相关。当下国家周边的海洋局势比较动荡,和周边国家在海域上的纠纷层出不穷,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通过对于相关涉海案件的审理,表明作为国家机构之一的最高法院,对于海域的范围,包括海域管辖这一方面的立场,是对国家外交工作一个非常有力的配合。这同样是今年报告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