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钟巧花)“要开发海洋碳汇、发展低碳经济,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制定海洋碳汇标准。”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认为,我国应率先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形成海洋碳汇交易规则,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焦念志分析,人为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减排压力巨大。硬性减排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增加碳汇(即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将是一个两全其美之策。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有着巨大的碳汇潜力。要开发海洋碳汇、发展低碳经济,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制定海洋碳汇标准。
“目前海洋碳汇标准在国际上还处于空白。近年来这方面迅猛发展的势头已经表明,海洋碳汇必将纳入涉及气候问题的政府间有关组织、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考量范围,成为一个涉及国家权益的热点领域,各国在这一领域必将有一番激烈竞争。”焦念志指出,当今世界,谁制定标准(游戏规则),谁就可以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比别人更早更快更多地获得利益和发展空间。海洋碳汇既是科学前沿、又是国家需求,既占领学科制高点、又可成为经济生长点,一旦国际标准建立起来,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深远的政治影响。因此,深入研发海洋碳汇、率先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形成海洋碳汇交易规则,主导国际海洋碳汇发展走向,对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增加气候谈判筹码、提高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那么,我国要争得话语权,具体要怎么做?焦念志提出了如下建议:成立研发海洋碳汇标准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海洋碳汇标准研发各项工作;成立研发海洋碳汇标准专家组,制定海洋碳汇标准的总体框架以及各个专业方向的要求和水准;加大投入力度,汇聚国内外科研力量,全面研发碳汇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海洋碳汇标准体系;推进海洋碳汇标准的实用化和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