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专题>>好声音

朱昌耀谈文化体制改革:收获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红利

2014年03月11日13:3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顾兆农 冯华)改革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既是目标,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江苏省演艺集团是全国第一个改革为演艺集团的,也是第一个“转企改制”的文艺院团。2001年集团成立时,集团所有院团的账整在一起,是760万。2005年转企改制后达到3000多万。去年,我们的经营收入达到1.79亿,大约是改革前的20倍左右。演职员工年收入翻了两番多。谈及江苏演艺集团的改革,朱昌耀代表脱口报出“一笔账”。

朱昌耀说,改革带来“四个变”:“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作品变产品。艺术创作生产以演出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催生了一批深受观众和市场追捧的好剧目,才赢得了每年5000场以上的演出市场份额。比如,我们精心打造的昆剧《1699·桃花扇》,将传统与时尚完美地结合,推出了青春版、传承版、音乐厅版、折子戏版等10个风格各异的版本,横跨多个艺术领域,满足了不同剧场和观众的需求,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再就是,剧目变项目。我们拓展演艺产业链,从单一的剧目演出延伸到上下游的文化产业项目,发展艺术培训、音像出版业以及演出院线、演出中介等相关业态,积极找寻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四是变政绩为业绩。集团下属的各院团成为一个个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演职人员每年要考核业务,各院团长每年要考核绩效,院团长经历从演员到文化经纪人的角色转换。这四个变化,激发了艺术生产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进而催生了体制、形式、内容和业态的创新,最终达到出人、出戏、出效益的目标。

改革永无止境。作为全国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先行者,改革的实践者和受益者,江苏演艺集团的掌门人朱昌耀表示,要继续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实现“演艺产业化,产业立体化”的发展目标,进而为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冯雅慧(实习生)、潘旭海)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