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朱张金代表: 

食品安全实证派(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王汉超

2014年03月12日05: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开始关心食品安全,已经是大约20年前的事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海宁市华丰村党委书记朱张金说,这么多年了,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

既揭问题,又树信心

“我是农民代表,不是专业搞分析的,调研就是老老实实,钻到里头,发现什么异常,或者听到什么秘密,我就想方设法把工艺弄清楚,把实物证据攥到手里。展示给大家看,找到戳破它的人。”朱张金调研的笨功夫,反倒比很多高谈食品安全或认为食品安全被夸大的人来得扎实。

朱张金说他尽可能少做判断,让实证自己说话。“我也听到不少专家说,那些添加剂安全,吃了没事。他们说的或许对,但不能让吃的人不知情。我们得把这些亮出来,让消费者自己选择。这最终维护的,是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去年的人代会上,他带来了他收集的300多种涉嫌使用有毒添加剂的食品样本,一时全场轰动,代表各抒己见。

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会长,他有了更多机会在全国走走看看。今年,朱张金带来了一罐“注水大米”。为弄清楚这件事,他自称同行,有时又成了食堂采买,到各种作坊登门请教,把做生意套商业信息的招全使上了。低端大米利润极低,每斤才1分2分利,1吨米赚20元,“大米卖不过瓶装水”,一个不慎就会亏本。而10吨烘干稻子可加1吨水,闷一闷打壳下来还有半吨水在米里面,利润就出来了。水常是卫生较差的河水,食堂一时吃不完很快就发霉了,像陈化米一样,勾兑进新进米里,吃不出来。

解决问题,靠市场疏导

“农业规模化生产了,但是加工环节还是小作坊,恶性竞争,恶性压价,越往深处调研,越看到一些无奈。”朱张金说,作为人大代表,不同于“戴着帽子拿着棍子”式的取缔管理,他更多的是去关心这些加工作坊和那里的人,找出问题所在,希望行业健康发展。有工人对他说,现在违法成本高了,但这么做的还大有人在,他们也想改变。

朱张金分析,类似问题,打压不能根绝。应该利用市场自身的规律,整合资源,提高门槛,在公开竞争中互相监督制约。同时完善现代化管理机制,实现监督与问责结合,预防与惩处并重。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12日 15 版)

(责编:张建(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