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大专题|政协专题     热词:历年两会|热搜榜
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点赞,为两会的务实理性(钟声)

2014年03月14日03: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中国发展的关键词的细微变化,常常蕴藏着深刻隽永的内涵

  零距离采访两会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迈克尔·谢里丹,这样“点赞”:中国两会务实而理性。

  改革如何全面深化?中国经济巨轮怎样扬帆远航?代表、委员群策群力,国际媒体细致观察。《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7.5%的经济增长目标,“显然在释放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信号”。蹄疾步稳,行稳致远,体现了改革“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体现了成熟、稳健、理性的中国气质。

  务实理性,源自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维尔纳·魏登费尔德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国家,有悠久和独特的历史和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所有的改革变化,都应该稳步推进,而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很容易导致大的混乱。”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稳中求进到蹄疾步稳,中国发展的关键词的细微变化,常常蕴藏着深刻隽永的内涵。

  务实理性,源自对外部世界的冷静分析和清醒认识。一些国家街头民主混沌不堪,治理失灵。惨痛教训一再表明,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如果非理性的急躁、狂热、死磕占了上风,注定是不靠谱的结局。

  也许前进的道路上,困难和问题“一山放过一山拦”,但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一天一天地书写历史。巴西学者塞维利诺·卡布拉尔说,“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会研究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总结经验并制定新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态度很坚定,保持这种态势,将帮助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然而,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道路,并非一路鲜花和掌声,也有荆棘和绊脚石。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可中国机遇论。然而,也有个别国家,对中国的成就不服气,抱有“酸葡萄”心态。化解外部挑衅和干扰,需要“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的决心,需要“既敢出招又善应招”的智慧,需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务实理性,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30多年深化改革,不断创造中国奇迹。务实理性,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在波诡云谲的国际风云中,保持中国定力和中国自信。

(责编:陈育柱、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解两会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代表委员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