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热词:历年两会
人民网>>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专题

中国外宣需要更多“傅莹风格”

2015年03月05日10:21    来源:国际在线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中国外宣需要更多“傅莹风格”

  傅莹

  一头微卷的银发,面带笑意走向主席台,与大家亲切打招呼。过去三年,当傅莹温婉与优雅的出场聚焦于媒体的闪光灯之下,全国两会“政治季”的人大模式就正式开启了。

  作为全国人大历史上的首位女发言人,过去两年的新闻发布会精彩有佳,当时媒体称她的表现刚柔并济,对于“倾听”的重视让人印象深刻。2015年第三次亮相人大新闻发布会,媒体与社会公众对傅莹就有了更多的期待。

  更多期待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从外交战线转战人大工作,傅莹一直努力地做着角色转换。虽然傅莹进入人大之后,还是担任与外交工作相关的人大外事委主任委员的职务,但一年一度的人大发言人工作确实是一种更大的挑战。

  一场发布会不亚于一场战役。要赢得人大新闻发布会这场战役,除了知识储备,应答技巧之外,傅莹深知沟通与亲和力的重要性。此次发布会后,她的表现赢得了不少点赞之声,充分展现了一位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女性高级官员的魅力。比如,傅莹在回应香港政改方面的问题时,提及了内地热播的《奔跑吧,兄弟》,瞬间把严肃的政治议题转化为内地与香港一家亲的温情描述。应该说,傅莹的整场新闻发布会体现出平等对话的姿态,目的并不在于说教或者说服对方,而是用细腻丰富的感性体验与真诚打动人心的话语表明一种态度,传递一种信息,拉近媒体和公众与中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距离,在潜移默化的娓娓道来中提升了形象与公信力。

  当然,逻辑清晰也是傅莹新闻发布会的另一大特点。多年的外交工作和经历让她在中外话语间切换游刃有余。比如,外媒每年抛出的中国国防预算问题,其实暗含着对中国军力增长的担忧。此次发布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傅莹先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回应了严肃的提问,缓和了现场气氛。随后,她把中国为什么要上调国防预算,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以清晰的逻辑呈现出来,以毫无违和感的方式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傅莹除了给人亲和力强、思路清晰的印象外,出色的能力和关键时刻直面困难的勇气也广受认可。傅莹担任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以来,从不回避外界提出的敏感问题。例如,在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傅莹就直面人大代表涉嫌违法违纪人数增加这个尖锐的问题。傅莹明确表示,人大代表不能无语无为,更不能违纪违法,回答中没有对某些人大代表的违纪违法行为文过饰非。她的坦率、诚恳、执着是真正具有责任感的体现。

  傅莹此次成功的记者会让我们想到,中国的复兴与崛起,需要我们的官员建构与世界对接的中国话语体系。傅莹风格的新闻发布会,不仅代表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气质和心态,也带有典雅、精致的国际品质以及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希望傅莹风格能够传递开去,更多官员能够成为中国软实力和中国故事的优秀叙事者。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学者高望)

(责编:邱越、盛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图解两会

两会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