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王君平)3月8日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倡议,作为全国首善之区,北京市应设立孕妇儿童6号地铁车厢,实行专用车厢,保护妇女儿童权利,倡导培养市民出行文明风尚。
在交通拥堵的北京,地铁已成为重要交通工具。数据显示:2014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线路增至18条,运营里程增至527公里,是国内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城市地铁系统。北京地铁工作日的日均客运量在1000万人次左右,峰值运量达到1155.95万人次。按照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统计,2013年,全市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约为21.6万人。2014年北京市放开“单独”夫妇再生育政策,孕妇的数量在20万人左右。不可否认,拥挤的北京地铁困扰着孕妇儿童出行,不但难以有效保证孕妇儿童的权利和安全,而且女性被骚扰案件时有发生。
设立女性地铁专用车厢,世界他国早有类似举措。二战后,日本铁路公司设置“妇女儿童专用车厢”,并受法律保护,男性成人入内会受到处罚。现日本地铁公司在上下班高峰设立了“女性专用车厢”,还给孕妇配备了孕妇专用徽章。韩国首尔将孕妇专座的座椅及其标识统一设计成粉色;并将孕妇专座前方地面也涂上醒目的粉色“孕妇专区”标识。印度新德里也设立地铁女性专用车厢。我国广州地铁也增设女性车厢,侧重避免女性被骚扰。
范利指出,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目前在地铁只有几席老幼病残孕专座。因此北京设立孕妇儿童专用地铁车厢实属必要,其意义深远。胡适先生曾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有着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的大都市。一个城市的文明不仅仅看它有多少历史古迹,还需要看它有多少当代文明符号。
范利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中国梦,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孕妇儿童专用地铁车厢”无疑是大力弘扬北京精神、复兴中华文化及传统美德的一个窗口,它体现了仁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地铁是一个极好的载体,人流量大、宣传面广、战线长,拿出一节车厢,并没有减少地铁空间利用率,却可引导人们的道德意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法,起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致敬的潜移默化影响,必将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
范利说,取名“6号车厢”,主要有几方面的思考:
(一)“6号车厢”是指地铁里的第6节车厢,给孕妇儿童设立一个专属车厢,这样便于乘坐、易于操作和管理。数字6与孕妇的身体很象形,也取其孕妇生产顺利、六六大顺之意;数字6与六一儿童节密切相关。
(二) 为了便于快速识别“6号车厢”,其颜色可以刷为粉红色或绿色,象征着温馨和生命“6号车厢”是母性文化的一个符号,可以给乘坐的孕妇佩戴孕妇专用徽章。
(三)“6号车厢”每趟地铁都载有疲惫的孕妇,每天都有晚归的母亲和儿童。呵护生命, 关爱妇女和儿童,给生命一个安全的港湾,给呼吸和成长一点空间,让天下所有孕妇和儿童平安健康。
(四)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6号车厢”将是一张魅力文明城市的名片。建首善自京师始,“6号车厢”就像一个阵地、一个窗口,引领全国文明有序、礼让善待他人的风尚,6号车厢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强大聚焦点,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数据来自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