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摄影:人民网记者鲍聪颖) |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鲍聪颖 刘瑞刚)“duang”字近期火爆网络,关于互联网上众多新造词汇会不会影响汉语今后的发展,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李卫红跟记者分享了她的看法。
李卫红表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以及不同语言文字交流影响的增多,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比如近年来网络语言等的使用就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在语言应用中的反映,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一定领域内适应了社会公众更便捷地传递信息、更丰富地表情达意的需求,其存在有一定必然性。
李卫红介绍,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约定俗成。也就是说,对于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如果大家共同认可,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它就有生命力;反之,它的生命力也不会长久。网络语言的发展也符合这样的规律,新词新语诞生后要有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一部分可能会自生自灭,另外一部分将从网上走下来,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这也是语言自我丰富、自我发展的一个途径。
李卫红表示,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主管部门,国家语委会及时监测、密切关注、认真研究社会语言生活中出现的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教育、宣传、依法监管等措施进行积极引导,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使用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
数据来自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