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热词:历年两会 “四个全面”
人民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专题

竹立家解读总理报告:“四个全面”是未来中国改革总的战略大纲

2015年03月05日09:5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刘融)今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对《政府工作报告》同步点评。竹立家指出,“四个全面”是2015年乃至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改革的总的战略大纲。

李克强在回顾2014年工作情况时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

竹立家认为,十八大以来,关于整个改革和发展,有四个关键词: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以及去年下半年近平同志提出的新常态与“四个全面”。

竹立家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同志的国家治理理念进一步成熟,体系化程度更高,指导意义更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心内涵,在未来五到十年,主要是以“四个全面”为指导。“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2020年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既是2015年的工作重点,也是到2020年我们实现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的重点。所以,“四个全面”是2015年乃至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改革的总的战略大纲。在这个大纲中间,目标有了,推动力有了,动力机制有了,方法和保障有了,工作重点有了。随着“四个全面”的提出,习近平同志的国家治理理念基本成型,不但对2015年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整体进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未来五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改革的指导也有重要意义。

>>>更多内容点击进去访谈页面

(责编:刘融、曾伟)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图解两会

两会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