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李警锐、实习生 赵京文)今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点评。蔡继明认为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发展轨道交通、淘汰污染超标车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途径解决。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治理空气的污染,或者任何其他的污染,也都需要一个协同的、共同的努力,最好是就地,就地就要把它解决。”蔡继明认为,到哪都要污染,所以就应该就地产生,就地整治污染,这个成本会更小,损失也会更小。
蔡继明举例说,特别是对空气的污染源,PM2.5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汽车,可是汽车又是我们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不可能不发展汽车,这是一个矛盾。很多城市,当年北京引入现代,要圆汽车梦。汽车过多了,就会造成拥堵,汽车排放又造成污染。
因此,蔡继明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三个途径:
第一,还是要发展轨道交通。北京之所以拥堵,要和东京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东京是以轨道交通出行为主。
第二,对这些已经超标的,2005年底以前注册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第三,大力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里面,重点是以纯电动汽车作为推广的方向,纯电动是零排放,同时也是使我们国家由汽车大国转变为一个汽车强国,大概也只能从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既要考虑到汽车是我们的支柱产业,同时又要解决污染问题,那就只能发展新能源汽车。
数据来自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