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3月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与河北代表团审议时,为中国富余优质产能支招,那就是“走出去”。
李克强回忆自己2014年冬天去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恰逢该国面临经济急速下行,急需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顶住压力。总理和哈国首脑交谈后得知,该国极为缺乏钢铁、铝业、水泥、玻璃等工厂,他们最后谈成了20多条生产线。
这其实是一种双赢:一方面缓解了对方经济困难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解决了我国富余优质产能的转移问题。李克强回国后就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首先考虑河北,因为河北是产能最富余的省份之一,“河北的富余优质产能找到出路,就会给全国树立一个新样板。”
李克强同时指出,富余产能转移出去还可以倒逼产业升级。他还记得自己今年年初,在广东参观了一家中国企业的越南火电厂项目模型。企业负责人告诉他,由于项目需要投标竞争,他们必须采用严控质量和标准的措施。李克强当时感叹说,中国装备走出国门,不仅转移了国内的富余优质产能,更能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接受严苛检验,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人民网记者杨芳)
版权说明: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转载、使用务必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数据来自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