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人大代表武继军。人民网记者王继亮摄 |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王继亮)“总理讲话围绕民生展开,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没有套话、接地气,说道我们心坎上了。”来自江苏南京市高淳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在两会现场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称。
两会期间,总理多次强调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毫不动摇。作为村党委书记,总理的讲话给了武继军很大的信心。作为基层代表的武继军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他关心的话题。
“当前,农村面临的问题是农业的附加值一直很低。”武继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田管理再好,也就1000左右的收入,这其中还包括人力成本。而一个农民外出务工,每天至少100块收入,如果要达到外出务工的收入,那必须要种上30亩地,这显然很累,也不可能把地种好。”
武继军认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必须要提高农民收入,应当按照总理的部署加快农业现代化,但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单靠一家一户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是适度规模的流转土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总理对此也表态了,不管财政有多困难,对农业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惠农的政策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可见,总理讲话关心咱农村,句句贴心窝。”武继军说。
对此,武继军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做农业就是要政策好,国家应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民增收才有指望。而发展农业不仅要靠国家政策好、补助高,关键还是在自身动脑筋,下功夫,要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即通过农民合作社将农民联合起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还应结合当地实际,把农业与商业、旅游业相结合,将现代农业打造成观光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和农家乐,放大农业附加值,吸引游客消费,增加农民收入,这样才能让农民愿意种田,确保农业良性发展态势。
数据来自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