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申亚欣)9日,360新闻搜索提供的数据显示“两会热搜提案议案”的榜单中,“全面放开异地中考 化解随迁子女入学难”、“加强脑死亡立法 促自愿捐赠器官体系建立”、“将中式礼服作为‘国服’”等话题位列前三,受到网友关注。
全面放开异地中考 化解随迁子女入学难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特别是入初中、高中难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建议,全面放开随迁子女“异地中考”,稳步放开“异地高考”,让他们能在流入地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
陈奕威向记者举例说,2013年至2014学年,惠州随迁子女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7%,但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仅9%,主要是受“异地中考”“异地高考”政策限制,导致初中毕业后,只能转回老家就读高中。有的干脆就不回去,直接在流入地开始了打工生涯。
“解决好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确保其‘有学上、上好学’,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不能让他们就这样失去受教育的机会。”陈奕威说。【详细】
加强脑死亡立法 促自愿捐赠器官体系建立
“自今年起,公民自愿器官捐赠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然而,我国每年至少有3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仅有1万例左右,‘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医科大学校长孙涛建议,加强脑死亡立法促公民自愿捐赠器官体系建立。
孙涛说,此前,我国颁布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未经许可摘取人体器官行为视作违法,禁止以营利为目的的器官买卖。但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正规渠道,公众“捐献无门”,加之我国尚未建立公开透明的器官捐献体系,仅靠公民少量活体或传统心死亡身后器官捐献无异于杯水车薪。
破解这一难题,孙涛认为,要在脑死亡立法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的器官捐献体系,以鼓励和倡导公民加入自愿捐献的行列。【详细】
将中式礼服作为“国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服装作为文化符号,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有感于此,由港区政协委员、香港《文汇报》社长王树成牵头,卢文端、黄英豪、杜惠恺、方方、吕耀东、霍震霆、谭耀宗等多名港区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确定中式礼服作为“国服”的建议》的提案。
如何融合中式服装元素、体现中华文化特点,又能适应时代,以及如何做好中式服装文化的申遗保护等话题,受到政协委员的热议。
王树成认为,随着经济地位的崛起,中国距经济第一大国的目标越来越近,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日益提高。作为一个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到了应该认真对待的时候了。服装作为文明符号,承载了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功能,“我们应该设计一套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服装,来替代西式服装。”【详细】
数据来自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