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热词:历年两会 “四个全面”
人民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专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与代表对话

新常态 摒弃“换挡焦虑症”(两会e客厅)

本报记者 陆娅楠

2015年03月11日04: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在新常态下,除了增速换挡,结构也在优化。中国经济正逐步向以服务业、消费、国内需求为主的更优结构转型。”

  “人为推高增速不可持续,放任经济下滑也不行,7%左右是个合理区间。”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我们不能没有GDP,因为GDP直接关系财政收入,关系民生改善,但是,我们又不能‘唯GDP’。我们要追求绿色低碳、有效益、质量高的GDP。”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李再勇

  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GDP增速为7.4%,是24年来最低,但就业等民生指标却创下历年最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究竟呈现哪些特点,面临哪些风险,又该如何抓住机遇?

  “两会e客厅”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中)和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委书记李再勇(左),共同探讨经济新常态,访谈由本报记者陆娅楠(右)主持。

  人为推高增速不可持续,也不能放任经济下滑

  主持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如何理解新常态?

  刘世锦:新常态的特点之一应该是增长速度放缓。从国际经验看,增速回落是发展规律使然。二战后,那些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人均收入达到11000国际元之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增速放缓。2014年中国也达到了这个关键点。此外,我国重要的工业产品都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历史需求的峰值,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快,这些都意味着经济增速需要换挡。在新常态下,除了增速换挡,结构也在优化。中国经济正逐步向以服务业、消费、国内需求为主的更优结构转型;在增长动力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主持人:怎么看待今年GDP增速下调为7%左右?现在一些地方患上了“换挡焦虑症”,该如何正确把握增速问题?

  刘世锦:当前,对于经济增速存在一种数字幻觉。表面看,现在的实际增速与过去十几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比起来,差了好几个百分点,但是我们的经济总量基数更大了。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两到三个百分点,相当于2000年时增长10个百分点。所以,尽管增速下降了,但是每个百分点所包含的量比以前大多了。

  进入新常态后,增速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快了,要更讲究增长质量,即就业可充分、企业可盈利、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人为推高增速不可持续,放任经济下滑导致增速太低了也不行。速度如果降得太快,企业效益、财政收入、民生改善等会出现较大问题,所以7%左右是个合理区间。

  李再勇:地方党委政府确实有很多焦虑。我们不能没有GDP,因为GDP直接关系财政收入,关系民生改善。比如六盘水市,GDP每增长一个点,产值就是100亿元,财政收入大概是9亿元。但是,我们更不能“唯GDP”,如果我们简单地以经济增速衡量发展,那不科学、不可持续。所以,我们需要顺应经济新常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追求绿色低碳、有效益、质量高的GDP。这样一来,我们在焦虑中又看到了新希望。

  实现“双中高”,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主持人:要实现全面小康,还是要靠发展,要发展就要有一定的速度。如何保持经济降速不失速?

  刘世锦:报告提出了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大,前景非常广阔。进一步放开能源、铁路等基础产业领域的限制,通过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提升效率的潜力还比较大。现在是“三桶油”,可不可以再多一桶油呢?基础电信运营商能不能让民资进来呢?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潜力也相当大。如果说我们一半以上企业达到行业平均水平,有10%至20%的企业能够离最佳水平较近,那中国人就不会谈论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锅的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作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过去是强政府,以后要变成一个巧政府、聪明的政府。

  李再勇:企业和百姓希望我们的政府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一个公平的政府。这次报告提出“有权不能任性”,就是让政府把权力用在为老百姓、为企业服务上。其次,他们希望政府加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西部地区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来改善发展环境。最后,他们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公平的社会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创业保障等,还希望政府把大家的生活环境改造成一个青山绿水、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新常态与普通人生活关系密切

  主持人:有网友提问说,经济新常态与普通个人有什么关系呢?会为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呢?

  刘世锦:新常态和每个人关系太密切了,我们面对的问题是非常具体的,比如说就业,孩子毕业了,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一个月收入多少?这些都和新常态有关。另外,企业将来有没有发展前景啊?有些产品卖不出去了,怎么办呢?这些问题,不少企业也很关注。

  其实,我们的企业未来将会进行一些兼并重组,差的企业会退出,更多的企业在不断提高。几年以后,我们或许会发现,中国的产品品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总之,我们通过调整能够实现比较稳定的增长,企业将会有一个新的盈利模式。

  李再勇:我认为新常态与百姓生活关系很大。老百姓生活、生存、生产的环境会越来越好,因为新常态注重生态发展、绿色发展。而且,万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刘世锦:未来,更多的人会到生态好的地方去旅游、休闲、养老,这是新常态下将会发生的变化,对于生态好的地区来说,也是新的发展机遇。

  本期统筹:商 旸 摄影:李维娜

(责编:赵恩泽、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搜词热搜代表热搜委员议案提案

数据来自360新闻

图解两会

两会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