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2日04: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沈强代表介绍,煤炭资源型城市往往形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用地计划指标无法满足塌陷区村庄搬迁用地需要。国家同意塌陷区采取“先使用后复垦”方式报批,但淮南市境内塌陷深度多在10米以上,基本不具备复垦条件。另外,因塌陷地大部分为农用地,受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等相关政策制约,塌陷耕地征收手续无法办理。
沈强建议,完善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土地报批政策,对事实上无法复垦的老村庄,由国土资源部单列用地计划指标,采取城镇批次方式报批;对采煤塌陷耕地,核减指标专项用于征收无法复垦的塌陷耕地。此外,建议国家或省级政府明确规定,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按照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方式和标准执行。
(本报记者 钱 伟 叶 琦整理)
数据来自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