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程宏毅)近20年來,我國農村地區在教育領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即便如此,農村地區的教育依然相對落后,其師資的水平不足,不能滿足當下社會發展的需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劉紅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各級政府在精准扶貧、發展農村教育的同時,可以與一些公益性的社會組織合作,引入社會組織的優質資源,借用他們成熟的經驗,做新的有益嘗試。
目前農村地區的教育形勢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農村教師整體水平較低、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且流失嚴重,即使有特崗教師制度的補充,但是由於其崗位不穩定、教學能力有限等因素制約,目前並不能滿足整體需求。雖然社會各界對於鄉村教育的關注和公益的熱情高漲,但是很多個人或組織所進行的支教活動,因缺乏持續性、沒有准入門檻、不注重質量,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對當地學生和教師產生負面影響。
劉紅宇委員表示,經過她本人的親身參與,發現一些一直致力於支教服務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已經探索出一套以社會組織為載體的精准教育扶貧模式。
“精准教育扶貧,是相較之前以短期支教為主的粗放式教育扶貧而言的,是指針對農村地區特有環境和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的措施對不同區域和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扶貧、治貧方式。”據劉紅宇委員介紹,一些社會組織已經探索出而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1、優秀人才接力支教。吸引了一大批來自重點高校,通過專業化的培訓,具備優秀的教學技能,並對農村教育懷有持續關注及高度熱情的優秀人才。每年都會有新一批的支教老師加入,保証了農村學校能夠持續不斷有新的優秀教師力量注入,彌補了當前農村教育師資不夠,師資力量差的問題。
2、培訓鄉村教師,從根本上提升鄉村教育師資。對入選支教的老師,邀請一流專家、培訓師進行入職培訓和每年的集中培訓。並提供訪校聽課與遠程支持。此外還關注當地教師的提升與成長,為他們補充優質的學習資源,提升教學能力。
3、集中優勢力量精准教育扶貧。和地方政府合作,以引進優質教師資源為突破口,以鄉鎮中心學校為基地,以承辦鄉村小學為重點,連片帶動學區范圍內的中小學校,包括各村小、辦學點和獨立幼兒園的整體發展,以點到面,普遍提升鄉村學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鄉村中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此外,還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並為教育政策提供了理論支持。
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這不僅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劉紅宇委員就我國農村地區精准教育扶貧提出如下建議:
一、建議加大對中國農村教育的投入:改變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的不合理狀況,加大對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
二、建議將對農村教育所增加的投入中,大部分用於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和培訓,以及向各類社會組織採購相應公共服務,用於推行教育精准扶貧計劃。
三、建議對投身公益的優秀人才給予鼓勵和優待。對於參與過政府採購的精准教育扶貧項目的社會組織的志願者,建議國家對其進行補貼,減輕社會組織的負擔,使得相應社會組織能夠投入更多的資源用於擴大提供公共服務﹔除了物質上的優待,還應在精神上予以表彰和鼓勵。
四、建議初期將一些社會組織作為試點:推進優秀人才短期支教模式常態化試驗,嘗試變成中國農村學校的標准制度,從一個社會組織的行為上升為國家層面的計劃,持續為農村教育的末梢輸入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