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趙敬菡)屠呦呦獲諾貝爾獎讓社會各界再次關注中醫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醫衛界委員也就中醫藥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曹洪欣認為,健康中國的核心是健康水平、生活質量與預期壽命的提高。中醫藥除具有醫療效果外,更具有治未病、養生保健與康復醫療的獨特作用,在健康中國建設中要重視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認為,應該發掘中醫藥古籍精華,推進中醫養生保健與康復醫療。
“中國傳統醫藥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處於弱勢地位”,也是不少委員的共同感受。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旭東提出,中醫“平和生命狀態”的價值標准和西醫“消除致病因素”的價值標准,決定了中西醫是兩個不同的知識體系。由於知識結構的改變,西方文化的快速擴張,人們越來越聽不懂中醫在說什麼。這也導致了對中醫價值的嚴重低估。王旭東認為,應該改革現有體制,將其作為與現代科學平行的獨立知識體系,從現代科學知識體系中完全剝離,給中醫完全獨立發展的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順天德中醫醫院院長王承德也認為,當前中醫西化、中藥西管十分嚴重。出現了以西醫學的觀點、標准來衡量和檢驗中醫,來要求和改造中醫的不正常狀態。他建議,認真貫徹落實“中西醫並重”的政策,對現有束縛、限制中醫藥的法規、政策文件進行認真研究,並加以修改,創造中醫藥發展的政策環境,給中醫藥鬆綁。
來自解放軍昆明療養院的全國政協委員黃傳貴認為,由中醫、民族醫、民間醫構成的中國傳統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是中國的原創醫學體系,體現了中國人的哲學理念。應充分認識和發揮傳統醫藥在我國醫改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傳統醫藥知識的普及教育,加強傳統醫藥的開發研究,將傳統醫藥納入醫保體系,健全完善傳統醫藥傳承保護相關法律法規。
“屠呦呦研發青蒿素治療瘧疾是中西醫結合的成功范例,中西醫結合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醫療手段,也是中醫融入世界主流醫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指出,目前中西醫結合存在缺乏發展規劃、專業后繼乏人、執業資格仍有政策障礙等問題。
為此,溫建民提出建議:一是政府部門應提高對中西醫結合的認識,制定“十三五”中西醫結合發展規劃,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學科發展建設。二是加強中西醫結合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三是明確中西醫結合醫師執業范圍,允許其在綜合醫院各科執業。
針對老齡化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認為,醫養結合是應對老齡化的方向。而在醫養結合時,要充分發揮中醫藥服務在抗衰防老、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保健、臨終關懷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破解養老難題。他建議,開展中醫藥服務規范化研究,形成符合中國居民健康需求的中醫健康干預和促進方案﹔出台中醫藥服務規范和標准,引導中醫藥醫療和養老護理機構提供規范化、標准化服務﹔組織開展對中醫藥服務的評價和監督﹔開展對從事養老服務人員的中醫藥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加強老年護理人才隊伍建設。
如何讓中醫藥發展得更好?曹洪欣認為,中醫藥領域專業人才隊伍不足是一個“攔路虎”。就此,他提出具體建議: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政策,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國家與地方聯動的基層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建設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層中醫專業隊伍。二是建立工作協同機制,科學設置中醫養生健康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目標、方案,增加高等院校中醫臨床專業人才培養數量,暢通人才培養與人才使用的渠道,做好師帶徒模式與高等教育模式的協調統一。三是注重應用型中醫人才培養,突出治未病與養生保健、康復領域的優勢和特色,全方位保障建設健康中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