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张烁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今天下午将在北京开幕。会议开始前,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大会秘书处文件起草组组长舒启明接受了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记者的专访。
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政协委员提出了“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
记者:中央如何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
舒启明: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民政协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新的制度安排。
比如,去年,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 》,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政协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政协委员提出了“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
比如,中央建立了定期研究政协工作制度。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讨论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全体会议事项等,这有利于把政协工作纳入党中央工作全局来统筹谋划,也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题目、交任务、提要求,明确了着力重点,有利于更好落实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的要求。
再比如,完善全国政协党的领导体制。中央明确规定,全国政协党组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国政协机关党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接受全国政协党组的领导,批准在全国政协9个专门委员会成立分党组。这些创新性举措,从组织上理顺了党在政协的领导体制,完善了党对政协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体系,有利于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更好履职尽责。
过去那种“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的状况得到切实改变
记者: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如何发挥建言献策和参政议政作用,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等重大举措落地?
舒启明:全国政协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新格局。协商议题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视察调研与协商议政紧密衔接,各种协商形式联动配合,情况介绍、会议发言、互动交流等方法综合运用,增强了协商议政的实效。就去年全国政协的重点工作来看,可以概括为“1420”。“1”是一次全会,“4”是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和2次专题协商会,“20”是全年举行了2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两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题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次专题协商会议题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协商内容宽领域,协商形式多层次,协商频次高增加,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提供了更多平台,从而切实改变了过去那种“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的状况。去年,参加各种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活动的委员有1546位、4697人次,占委员总数的69.8%。
双周协商座谈会已经成为全国政协的一个重要品牌
记者:我们了解到去年6月份的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就如何做好西部农牧区包虫病防治工作建言献策。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双周协商座谈会,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够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
舒启明: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一种协商形式,经过2013年10月以来4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生动实践,已经成为全国政协的一个重要品牌。这种形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创造的,当时也叫“神仙会”。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文革”停办,共计召开了114次。十二届政协以后俞正声主席提出要恢复双周座谈会议制度,为了突出协商民主的特点,叫做双周协商座谈会,并制定了工作办法。
双周协商座谈会谈什么?议题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切口小、接地气、群众关切的问题,注意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这样题目小一点,讨论的问题可以更集中一点,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能够切实推动一些问题的解决。
谁来谈?每次座谈会20人左右,以党外政协委员为主,还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参加,不仅统筹考虑其专业性和代表性,还注重突出界别特色。
怎么谈?每次座谈会俞正声主席都亲自主持。与会人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谈问题、摆观点、讲方法,不是干巴巴的念稿,不同意见都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对一些问题,参加会议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回应交流,这样有利于在讨论中凝聚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每项议题事先都要组织委员开展前期调研,一竿子插到底,真正把问题摸清、把症结找准。
比如去年6月,全国政协召开了一次“西部农牧区包虫病防治”双周协商座谈会。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威胁人的肝、肺、脑等部位,对人的身体损害和生命危害比较严重。主要分布在西部农牧区,由该病导致的农牧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会前几个月,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分别组成调研组,前往青海、四川、新疆、宁夏等地多个县、乡、村调研。根据调研了解到的一手情况,委员、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具体意见,会后向中央报送了加强西部农牧区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这些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卫计委研究出台编制“十三五”防治规划等十项措施。科技部将包虫病列入“十三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发计划。去年11月,国家已正式启动四川甘孜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
既有明察也有暗访,政协民主监督有计划、有题目、有载体、有成效
记者:政协如何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帮助党和政府改善工作?如何起到实效?如何提出批评性,建设性意见建议?
舒启明: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项职能之一,过去相对较弱。俞主席去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政协“协商民主有新加强,民主监督有新举措,制度建设有新进展,增进团结有新作为,履职能力有新提高”。在工作中,全国政协在民主监督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做到了监督有计划、有题目、有载体、有成效。主要针对重大改革举措落实和群众关切,开展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环卫工人权益保障等12项监督性强的调研议政活动。活动中,坚持调研、协商、监督有机结合,深入一线摸准情况,紧盯重点追踪监督,认真负责地提出批评性、建设性意见建议,推动了相关工作改进和政策出台。
比如“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监督性调研,2014年9月,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经媒体曝光后,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2015年7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赴内蒙古、宁夏就“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开展监督性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有关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既有明察也有暗访,在调研组“大部队”进行实地明察的同时,还派出“小分队”到距离某污染企业最近的宁夏中卫市东园镇黑山村、柔新村、新星村等进行暗访,在村边地头随机走访了40多人,还登门入户调查了20多户人家,这种实打实、面对面的监督力度更大,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
记者:提案反映委员能力和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呢?
舒启明: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政协委员应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我觉得非常重要。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集中体现了政协的政治主轴、发展方向和精神品质。
“懂政协”就是要把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搞清楚、弄明白。那些认为政协工作太软、不如行政工作一竿子插到底过瘾,政协应作为协商主体、在协商中要独立发声等认识和想法,都是与对政协性质定位把握不准确有关。“会协商”就是要明理念、重方法、促团结,把民主的精神坚持好,把协商的原则把握好,把协商的目的落实好。“善议政”就是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