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专题

王长华委员:规范独立学院不能用简单化思维

2016年03月05日19:03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王长华(人民网记者赵敬菡 摄)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王长华(人民网记者赵敬菡 摄)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赵敬菡)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王长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独立学院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出路”不可按照“非公即民”的简单化思维推进。

截至2015年5月,全国独立学院共有275所,在校生达到275万。2013年,教育部明确了独立学院发展的6条出路,包括:一是继续举办独立学院。二是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或其他层次民办学校。三是并入公办高校。四是进行资产融合,现有独立学院合并继续举办独立学院或转设为民办本科学校或其他层次的民办学校。五是由当地政府支持转为公办高校,转设后继续与政府合作。六是终止办学。

王长华认为,从实际情况看,教育部提出的6条出路,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独立学院发展的难题。例如,一些省份按照“非公即民”的简单化思维,通过缩减招生规模等方式,迫使一些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或回归母校。“从目前来看,有的独立学院还是办得不错的,我们可以拿评估体系来评估,如果办得好,就应该保留。短期内,不宜大动,毕竟独立学院的转设、回归母体或者终止办学涉及270多万在校生和十几万教师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探索的停滞或倒退,还会增加新的社会矛盾。”

针对这种状况,王长华建议,规范独立学院应基于历史发展与现实条件相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华化走向大众化,过去的一些办学条件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标准过高,应适度放宽办学条件的要求,采取审核式评估,重点关注其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用社会、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标准来评判,更有利于其健康发展。同时,政策的含糊导致了各个独立学院在摸索中前进,发展方向并不清晰,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抓紧研究独立学院办学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或法规,积极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破解独立学院发展难题。

此外,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文件,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但事实上,很多优惠政策,独立学院并未享受到。希望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对独立学院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责编:常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超级专车

两会e客厅

动画解读十三五

两会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