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评论员 李洪兴
学过生物的人都知道“达尔文”;上过地理课的人也熟悉“死海”。如果把两个词合在一起,恐怕多数人不知所云。“达尔文死海”,这是今年两会上出现的新词,一名政协委员用它来形容技术转化过程中的空白区。
词虽新,但意并不时髦。这是目前技术领域存在的一种现象:一项技术的学术内涵并不陌生,却没有资金支持研发,一方面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没了兴趣,另一方面企业因很难从中获利也不愿承担创新风险。从理论研究走向产品市场,这中间地带就是“达尔文死海”。其实,这个形象的比喻直指技术转化的困境。技术研发与市场生产脱节的难题,该怎么破,未来怎么走?迈向中高端的中国,需要跨越这片“死海”。
技术研发是个长期过程,少不了多次反复和长期试验。从科研规律出发,一项技术成果,从理论萌芽到试验成功,从技术发明到应用开发,从市场调研到批量转化,其周期之长、成本之高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急于推出去,就可能牺牲用户的体验和技术产品的质量;如果成熟后推出去,也要承担其中的创新风险和市场压力。类似电视剧《温州两家人》中,企业家侯三寿用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光伏新一代技术研发,直到公司临近倒闭才终止的例子,恐怕不多。
看似是个两难的选择,其实考验着多个主体。一方面考验的是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定力,另一方面考验着企业面向技术和市场的选择眼力。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考验着一个国家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力和支持力。当然,从长远来看,能否从机制上形成高校院所与科技企业的“联姻”格局,甚至以国家的名义对相关先进技术予以更有力的保护,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并推出可行性举措。
“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团审议时提出“三气”,除了让创新更有底气和信心,更意味着国家越来越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技术转化而言同样如此。“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也给破解“达尔文死海”难题,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借此新词,实现“达尔文”游出“死海”,更可期了。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