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攻堅克難謀決勝 開拓創新布新局——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03月06日00:06    來源:新華社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又是一年春來到。三月的北京,陽光和煦,玉蘭吐苞。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

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以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出席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認真審議和熱烈討論。

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佔據“半壁江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快於一般工業……

多個“首次”出現的數據,給代表委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聽了政府工作報告以后,很受鼓舞。”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紅衛說,“2015年,我們國家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情況下,經濟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很好成績,確實來之不易。”

在全國政協常委、民革廣東省副主委李崴看來,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是我國經濟發展“成績單”上亮眼的成就之一。李崴向記者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206.7億件,同比增長48%,其中約七成為電商包裹。

“當前,以快遞與倉配系統兩大主體構成的電商物流業已經成為電商生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崴說,包括物流快遞與農村電子商務在內的新經濟發展迅速,在吸納就業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對社會穩定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所在的兩江新區是重慶實施內陸開放、落實中央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過去5年,重慶凡是過剩的產能幾乎都沒有增長,而一批新興優勢產業卻大量布局,未來將形成一個2萬億規模的產業群,相當於再造了一個重慶經濟。

“中央提出‘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對於這些新興產業的布局起到了積極引導帶動作用。”湯宗偉說,“‘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宏觀戰略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開辟了新空間。重慶近三年經濟能夠保持兩位數增長正得益於此。”

落好決勝棋盤上的開局之子

面向未來,許多代表委員認為,2016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任務艱巨,挑戰嚴峻,更需要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共謀發展。

在四川省雅安、涼山、樂山三地接壤之處、大渡河大峽谷的絕壁之上,坐落著一個“與世隔絕”的彝族村寨——古路村。村裡300多位村民與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是一條長約3公裡、垂直高度近1000米、寬度隻有幾十厘米的“騾馬道”。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全村人都脫掉貧困的帽子。”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黨支部書記駱雲蓮說,“但脫貧不光是錢的問題,不是做面子工程,也不僅僅是開路修橋,而是要因地制宜真正調動起人們的積極性,設計符合當地情況的精准扶貧思路。”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畢節市市長陳昌旭認為,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為完成脫貧任務,必須緊緊盯住精准精細、生產生態、互聯互通、創業創新等關鍵環節。

對於有著較大去產能壓力的山西而言,產能怎麼去、結構怎麼調是一個大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卜昌森說:“山西目前最大的轉型任務,就是加大力量繼續轉變以煤炭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和經濟結構。”

“危機中總是蘊含希望。”卜昌森說,隻有資源枯竭企業、落后產能、劣質煤產能有序退出,大型煤炭企業對中小型煤礦進行兼並重組,壯大一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才能進一步提高辦礦標准,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

“雖然有困難,但供給側改革是煤炭行業的唯一出路,現在陣痛是為了更健康地發展。蹲下去是為了跳得更高。”卜昌森說。

創新引領實現新願景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隻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需要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如先進制造業還是‘短板’,現代服務業發展缺乏后勁,金融市場較大波動……在迎接挑戰的同時,我們更要看到發展機遇。”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說。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認為,發展了的消費需求與我們生產水平還是存在差距。當前,生產型服務業面臨著非常大的機會,這裡既有GDP,也有稅收和巨大的就業空間。“作為我們企業家要抓住這個機會。”

“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報告中的這句話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印象深刻:“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后更加堅定了巴南實施生態立區發展的信心,也為我們指明了如何尋找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的方向。”

“看著報告就仿佛看到了巴南區實施綠色發展后的美好圖景,用一首詩來概括就是‘三山五脈百條溪,半是田園半是城,青山縱隔遮不住,綠道蜿蜒泉水來’。”李建春說。

展望未來,代表委員充滿信心和期待。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分析研究所所長姚一萍說:“內蒙古是國家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我希望耕地質量保護工作能夠進一步加強,農業新技術能夠進一步推廣應用,我國糧食生產能夠持續穩定發展。”

“在教育上加大投入,意味著整個民族的智慧和速度會上升,這將為國家帶來新的發展動力。”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表示,希望國家在教育方面繼續加大投入,解決好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以及中國大學的創新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淮鋼特鋼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何達平表示“對於度過寒冬很有信心”。他認為,雖然整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但我們每年還需要進口大量的鋼材,這說明有些產品我們生產不了,是今后發展的空間。“‘十三五’期間,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一流的先進設備、一流的管理和技術創新,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的鋼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噸鋼利潤大幅度提高。”

“國家更加穩定,經濟更加強盛,文化更加多樣化,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到2020年共同邁進小康社會,這就是我對‘十三五’最大的期待。”來自少數民族界別的蒙古族全國政協委員姚哈斯由衷地說。(記者趙曉輝、白陽、侯麗軍、劉奕湛、劉敏、李延霞、吳雨、商意盈、潘德鑫)

(責編:覃博雅、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