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記者 姜赟 張建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對於台灣,習近平總書記銘心鏤骨,不管在基層還是在中央,都心系台胞﹔對於兩岸關系的發展,他念念不忘,多次發表對台講話,充滿深情與理性。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的講話中,就當前兩岸關系發展又做了鄭重強調。
三條底線:和平發展、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在會上,習近平重申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張,再次強調了對“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的堅持,再次堅定對“台獨”分裂行徑的態度。換句話說,面對台灣因歷史和現實原因而變動的局勢,習近平劃定了三條底線——道路底線、政治底線和主權底線。讓我們來看看,習近平總書記的三條底線具體是怎麼說的:
習近平指出,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擺脫緊張動蕩、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同胞往來更加密切,台海呈現安定祥和局面。兩岸同胞對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充滿期待,我們不應讓他們失望。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干。
習近平強調,我們對台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性質,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
習近平表示,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堅定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的庄嚴承諾和責任。
“和平發展”之舟需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定海神針
實際上,歷覽每次習近平總書記對台講話,除了表達骨肉親情、命運共同體等充滿深情的呼喚以外,這“三條底線”被反復提到,可以說是兩岸關系之錨。隻要這三條底線得到堅持,兩岸關系前景就會越來越光明。為什麼要劃定這三條底線呢?也許我們能從習近平總書記歷次對台講話中管窺一二。
有關兩岸和平發展的主張,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加坡會見台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時說,“要和平不要沖突、要交流不要隔絕、要協商合作不要零和對抗,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兩岸關系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台海動蕩緊張,兩岸沖突對抗,民眾深受其害﹔走和平發展之路,謀互利雙贏之道,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在去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一條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這些表述與定位,說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底線,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教訓總結,也是兩岸同胞共同命運所系、共同利益所在。
在習近平眼裡,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定海神針。他強調:“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九二共識”之所以重要,在於它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和共同政治基礎。“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這一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國民黨領導人時明確指出,“否認‘九二共識’,挑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
不管是回首過去還是放眼未來,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兩岸同胞的態度始終是“絕不答應”。“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意志堅如磐石,態度始終如一。”習近平用“磐石”來形容堅守主權底線的意志。他在會見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說,“搞‘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就會損害民族、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動搖兩岸關系發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發展。”而此前,他在2015年兩會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台盟、台聯委員聯組會時強調,“‘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割斷兩岸同胞精神紐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必須堅決反對。”同時,他還給台獨分子留下退路。他說,“我願再次重申,我們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不管以前有過什麼主張,隻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
越是重大原則,越要反復強調。面對新形勢,站在兩岸關系發展的新起點上,兩岸雙方仍要堅守這“三條底線”,應該胸懷民族整體利益、緊跟時代前進步伐,攜手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格局,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