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熱議“綠色”

2016年03月09日04: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湖南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代表

加大綠色供給力度

如果供給端、生產端不綠色,消費端就會不綠色,發展模式、經濟結構也就無綠色可言。新的供給創造新的需求和新的增長,從綠色供給發力,就能創造綠色的需求和綠色的增長。

生態最脆弱的地方最需要加大綠色供給。綜合空氣、水質、土壤等指標,人們聚居的城市是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其中重要原因在於,城市的綠色供給嚴重不足,其中尤以森林最為短缺。建議國家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出台政策,凝聚多部門合力,統籌推進城市內綠化、城市外綠化、城市群綠化。

綠色供給還應在人們最需要的領域著力。目前對健康市場的供給主要體現為醫療類供給,而面向高端人群、適合所有人群更高層次的康養類供給甚少。將林業與醫學融合的森林康養業,將是未來健康市場的重要增長點。建議國家把發展森林康養產業作為有效供給、高端供給,進行頂層設計和有力部署。

(本報記者 顏 珂) 

牡丹江市委書記張雨浦代表

推動生態旅游發展

如何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牡丹江市有旅游景區、景點450多處,其中A級以上景區17個,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到62.3%,擁有富集的旅游資源。近年來,牡丹江市積極做好生態旅游供給側改革,初步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通過對“中國雪堡”“中國霧凇谷”“鏡泊湖之冬”等各個冰雪旅游景區以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冰雪旅游資源的獨特魅力。邊保護邊開發,生態旅游已經成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抓手。

建議各地在發展生態旅游過程中,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並且加強與文化、體育等產業融合,線上線下廣泛推介營銷,深度挖掘旅游業潛力,促進旅游產業融合、開放、一體化發展,同時也更好激發旅游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本報記者 袁 泉) 

江蘇泰州市委書記藍紹敏代表

補上綠色發展短板

新發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顧此失彼。相對而言,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發展是更加需要補的短板,是更重的任務,而且也是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要把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細化並明確了工作要求和思路,特別指出要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作為長江經濟帶城市,泰州將進一步深化認識,真正讓“十三五”的發展過程成為一個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發展過程,成為一個化生態優勢為競爭優勢的發展過程,成為一個經濟與生態良性互動的發展過程,努力走出一條更加注重質量效益、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推動綠色發展上,應該努力做到“四個堅持”:堅持轉型升級綜合改革的重點是緊緊圍繞綠色發展﹔堅持“十三五”工作的著力點是全力實施好綠色發展﹔堅持產業結構要用綠色發展的理念來優化,確保經濟與生態良性互動、環境指數與產業指標同步提升﹔堅持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更多來自綠色發展的成果。

(本報記者 姜 潔 申 琳) 

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林武民代表

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補償機制不建立,談生態保護就是奢望。”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林武民代表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接好“生態接力棒”,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越來越多的鄉村綠起來、美起來、富起來。

實行生態補償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體系,是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首先,要加大生態精准補償力度。逐步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准,增加林農養護收入。

其次,要建立生態考評激勵機制。對生態保護得好的地區,在轉移支付等資金上予以扶持獎勵﹔對生態保護不到位的地區,要有具體懲處措施。

第三,要加大國家生態功能區的產業扶持力度。完善項目支持形式,提高資金補償的利用率,建立分類補償原則,通過扶持林下種養、觀光旅游等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實現低碳化發展。

(本報記者 謝振華) 

視覺統籌: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09日 10 版)

(責編:李赫(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