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兩會觀察】人大代表關注農村環境污染:加強治理刻不容緩

2016年03月09日20:27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常國水)“我覺得農村環境污染不容忽視,一定要加大治理力度。”8日,全國人大代表胡大明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這個話題。近日,人民網記者在採訪時發現,有多位人大代表提及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一致呼吁要加強治理,並提出了一些解決建議。

來自滁州的農民代表胡大明對農村環境污染感同身受。“我記得小時候上學,路上渴了可以到池塘裡捧口水喝。現在的孩子放學了在小池塘裡看到的是用過的農藥瓶、塑料薄膜,水是肯定不能喝了。”胡大明說,現在農村污染的來源主要是農藥、化肥、塑料制品、畜禽糞便、秸稈廢棄物與生活垃圾等。

長期在農村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夏玉發也有相同的感受,“現在很多農村生活垃圾無人問,垃圾隨處可見。”夏玉發說,一刮大風,垃圾漫天飛,“治理已經刻不容緩了”。

在污染源農藥化肥上,胡大明指出了一個陋習,“明明用50斤化肥、50克農藥就可以,但是在很多農民要用80斤化肥、80克農藥,他們覺得隻有這樣才能消除病虫害、增產。”胡大明說,這樣的陋習時間長了會導致農藥化肥使用一年比一年多,帶來的污染也會越來越嚴重。“農業污染危害不一定比工業小。”胡大明認為,國家與社會對工業污染高度關注,通過長期的治理成效顯著,但是在農業、農村污染上,重視程度與治理力度還顯得不夠。

“我覺得要從源頭治理。”胡大明說,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應加大指導,宣傳合理使用高效農藥化肥,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提高他們科學種植的知識,避免濫用農藥化肥,“還可以加大農產品質量監管,讓不安全的產品進不了市場,倒逼農業從業者少使用化肥農藥。”

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上,夏玉發建議投入大量資金,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無害化處理的機制,胡大明的觀點與夏玉發不謀而合,“像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一樣來處理農村。”胡大明還建議,推廣使用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減少畜禽糞便對農村環境的污染。

作為一名環保工作者,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環保廳長繆學剛對農村環保工作也有自己的認識,“農村環保是塊短板,確實要加大投入力度。”繆學剛說,目前,農村污染點多面廣,雖然各級黨委和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但是仍處於起步的初級階段,仍需逐步實現全覆蓋、無死角,“如果治理滯后的話,污染會出現反彈。”

胡大明說,對於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代表來說,把農村建設成環境優美的綠色家園是他們共同的願望。

(責編:劉潔妍、曹昆)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