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羅建國代表:管好“錢袋子” 為百姓花的錢一分不能少

2016年03月10日23:2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財政廳長羅建國。常國水攝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財政廳長羅建國。常國水攝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常國水)“為政之道,民生為本。我們要念之再三、銘之肺腑,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今年,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談到保障改善民生時言語真切,充滿溫情,李克強總理許諾,財政收入增長雖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作為財政部門的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對總理的話感同身受。“在財政收入增長進入新常態下,我們更要管好‘錢袋子’,多謀民生之利,為老百姓花的錢一分也不能少。”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羅建國表示,下一步,還要繼續增強事關民生的公共服務供給,但要發揮財政政策的調節作用,拓寬公共服務供給領域、保障公共服務供給公平、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

“我們盡力壓縮政府開支,把錢盡可能多的花在百姓身上。”羅建國介紹說,2015年安徽省民生支出4378.7億元,增長13.8%,佔全省財政支出的83.7%,這意味著安徽“錢袋子”裡八成多的錢都花在民生上。

不過,經過長期的調研與分析,羅建國也清晰地看到,在財政收入增長新常態、各級財政收支矛盾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政府保障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與廣大群眾需求還有不少差距。“眼下,部分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較大、群體間公共服務供給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地區公共服務供給質量還不高,效益還不好。”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讓公共服務供給滿足群眾的多元多樣化需求?羅建國認為,在加大財政對公共服務投入的同時,發揮財政的撬動作用,放寬社會資本進入限制,將一部分公共服務項目交由市場主體運營。

在保証公共服務均等化上,羅建國建議,加快建立事權與支出相適應制度,進一鞏固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提高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健全資金投入、政策統籌、項目整合機制,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服務建設水平﹔堅持以普惠制方向,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為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等特殊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公共服務,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前,安徽省曾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說,在幫扶弱勢群體方面,安徽解決了農村老村干、老民師、老放映員、老公路養護工、老農技員、老獸醫、老拖拉機手等七類“老字號”群體生活困難,惠及60余萬群眾。今年安徽省還決定,在貧困地區增列專項扶貧資金預算,支持推進貧困地區農村道路建設等。

在提高公共服務質量上,羅建國希望在一些政府監管與服務相分離的領域,全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拓寬公眾參與公共服務治理的途徑,探索公辦民營、民辦公助模式,積極引入市場競爭的理念和機制。

“我們不僅要為百姓多花錢,還要把錢花好,花在實處,讓每項民生工程、公共服務真正發揮作用,以解民生之憂。”羅建國說,隻有這樣,百姓才能有更多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責編:覃博雅、付龍)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