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人民網前方報道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邀請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就“科技發展創新”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科技日報中國科技網記者:我有一個問題請問萬部長,這兩年為了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國家陸續出台了一批支持眾創空間發展的扶持政策。我們在採訪代表委員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眾創空間的發展也非常關心。請問萬部長,接下來科技部將出台哪些具體措施保証這些政策落地?
萬鋼: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增強發展新動能、促進社會就業的重要舉措,青年人的夢想、智慧和才能面向市場才能充分展示,這是他們的權利,我們要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同時這也是我們提高發展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全國已經有約500家獲得國家各類支持的眾創空間,和原有的企業孵化器、各類產業大學科技園、高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形成了一個創業的體系,就是說初創期間在眾創空間中可以轉移到孵化器、加速器進行產業發展,進入市場以后又可以得到產業園政策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政策的支持。去年的工作除了推動眾創空間的發展,重點還是在營造一個相互連通、能夠持續發展的創業創新生態。一會兒我會請周國輝同志講一講創新生態建設。去年重要的成績,大家可以在很多報道中看到,“互聯網+”,“+”出了一個大的網絡零售,“+”出了一個大的社會服務,比如像豬八戒網。還有無人機、穿戴式設備、機器人等等,這些工作做得很好。
下一步怎麼樣更好地發展眾創空間,使它帶動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是我們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考慮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們也從很多的企業創新實踐中得到了啟迪,比如海爾,打開市場銷售渠道,打開零部件資源渠道,打開制造服務,使全國乃至全世界各類具有創新理念、創新想法的青年人、科技工作者參與進來,創造的產品可以得到企業資金扶持和市場應用。既推進了眾創的發展,又推進了企業自己的轉型升級,取得了很好的經驗、效益。我就不一一說了。
我去中科院的西安光機所調研,研究院所也把成果、設施拿出來共享,共同和企業開拓市場,形成了一些專業化明顯、貼近市場的眾創空間。國務院辦公廳3月份發布了《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眾創空間未來在發展上更多聚焦於實體經濟,更多用科技成果來帶動量大面廣的傳統產業升級,更多面向市場的新需求、潛在需求,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於服務於市場經濟,我可以跟大家講很長時間,因為我很有體會。但是今天由於時間關系,我就不多說了,重點推介一下銳科技,上面都有表述,大家可以看一看。我把時間留給基層,講講雙創帶動實體經濟怎麼發展。
周國輝:聽了部長剛才講的,我很有感觸。前天我寫了一篇博文,叫“讓一切有志青年有造夢旅程的機會”,“造夢旅程”是萬部長說的。實際上中央、國務院做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大決策使科技工作由小眾變成了大眾,受到了社會的普遍歡迎,而且是年輕人的歡迎。2014年開始浙江已經出現了眾創空間,逐步發展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個,其中杭州70%,第一批列入全國孵化器管理的有14家,大概佔到全國的1/10,整個勢頭非常好。熱到什麼程度?到去年年底,眾創空間開展培訓、對接、輔導以及路演的各種活動每天四五場,每場50人以上、100人以上,所以熱度非常高。尤其是浙江還出現了特色小鎮,我把它定位為是一個新穎的、巨型的眾創空間,它不是行政意義上的鎮,也不是一個原來的工業區,它是一個有一定的物理區域,然后集聚相關特色產業的固定區域,把產業、生活和旅游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們叫“宜居宜業宜友,生態生活生產,三生和諧”,這樣一種機制實際上就改變了以前搞生產的基本不能生活的模式。同時又改變了我們城市的鐘擺效應,租地要跑到很遠的地方,現在都是就近,最后形成年輕人創業,人才創業,還有互聯網創業的新格局。杭州一些新區叫“新四軍”,一個是以浙大為代表的高校系,一個是以阿裡巴巴IPO以后連續創業的阿裡系,一個是以國千省千人才為代表的海歸系,還有浙商中的二代、新生代,我們叫浙商系,這四支大軍在我們的特色小鎮、在我們的眾創空間裡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這麼一個非常英明的、符合實際的,也符合年輕人創業需求的政策,我們希望全社會都來服務。歡迎新聞界的同志到我們浙江杭州,特別是今年G20要在杭州開,以后我們要真正變成創業創新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