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今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新華社、新華社客戶端記者:在提到環保問題時我們通常提到一個詞,叫做綠水青山。在我國廣大的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資源系統當中,水污染的問題一直顯得非常突出。我想請問環保部,對於水污染特別是工業廢水偷排的問題有哪些具體措施和思路來滿足老百姓對於綠水青山的期待?
陳吉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污染防治工作,大家可能知道,去年4月出台了“水十條”,共涉及到35個方面、238項具體措施。“水十條”對我們一直到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這是一個頂層設計。目前我們正按照這個部署把它分解到各部門、各省(區、市),目的就是要把“水十條”落實好,扎扎實實地做好。目前已經有了細化的方案,出台了一批配套的政策,一大批治理的工程也陸續出台,下一步我們主要從幾個方面做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第一,還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要著重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和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這樣一些問題,而且要盡快解決。這裡面有個叫“1+2”的工作重點,“1”就是要保証飲用水安全,所以我們要全面公開飲用水安全的相關信息,實施從水源到水龍頭的全程監管。“2”是指好、差兩頭。首先要保住好的水,我們有一個良好湖泊水體保護計劃。其實保護好的水比解決被污染的水更難一些,它面臨更強的發展沖動。其次,對老百姓反映突出的劣五類水體,特別是城市黑臭水體要限期解決。我們正在會同住建部落實這項工作,也會形成一個信息的平台,定期向媒體公開全國各地黑臭水體的名單和治理情況。
第二,還是要抓好預防,解決源頭的問題。我們的問題還是在發展中出現的環境問題,所以首先要解決好新增的、新發展的這部分不要再帶來新的環境問題。我們主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即畫好框子、定好界限、明確門檻。所謂畫框子,要做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做好規劃環評對空間的約束,要明確哪些地方可以上項目,哪些地方是有條件地上項目,哪些地方是紅線,堅決不允許任何項目落地,要給我們的子孫后代保留下珍貴的自然資源。所謂定界限,這個界限就是確定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污染物總量界限,讓污染物排放框在環境容量之內,守住這個底線,我們的環境質量才能好轉。所謂准入門檻,什麼項目進來要滿足環境標准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推動敏感區域的產業負面清單,通過負面清單、通過環境標准來優化我們的產業結構、推動我們的綠色發展。
第三,突出重點領域,強化治理措施。這裡面包括兩大塊:一是我們要解決好工業、城市、農村,特別是包括船舶、港口等領域的污染排放問題,包括您剛才談到的重污染企業,主要有10個行業,由於時間關系就不一一介紹了。二是結合國家確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推動污染問題的解決,以十大重點行業、十小企業和工業園區為重點,開展企業達標排放工程,通過企業的達標排放來解決工業企業偷排偷放、污染不達標的問題。
第四,改變管理方式。現在我們的環境管理還是比較粗放式的,所以我們提出了“五化”,即科學化、系統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
第五,嚴格落實地方和企業的責任。兩個責任都是環保法明確規定的,地方政府對本地的環境質量負責,要落實這個責任,企業要落實企業守法的責任。我們要加大督政的力度,加大對企業檢查的力度,確保企業按照排放標准和許可滿足環境的要求。通過這樣一些工作,我們來逐步解決今天面對的水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