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胡阿羅代表:雲南落后地區脫貧還得先修路

2016年03月13日23:5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計生服務站站長胡阿羅 仝宗莉攝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計生服務站站長胡阿羅 仝宗莉攝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仝宗莉)胡阿羅是來自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計生服務站的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採訪伊始,來自基層的她就說起了自己最關心的扶貧話題。

“十二五”期間雲南近1000萬人脫貧,成就巨大。但胡阿羅感到,近年由於政策傾斜,一些少數民族尤其是特少民族、直過民族(指從原始社會末期或奴隸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突飛猛進,可是雲南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仍不夠平衡。

胡阿羅介紹,自己所在的寧蒗縣是一個從原始共耕制、奴隸制、封建領主制並存的多種社會形態,經民主改革“一步跨千年”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殊縣份,發展起點低,發展基礎薄弱,至今仍有5個貧困鄉、36個貧困村委會、4.4萬余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日常觀察了解,結合履職過程中的一些調研分析,胡阿羅認為,邊遠貧困少數民族地區要摘帽脫貧,基礎設施建設最重要,其中又以修路為重中之重。

“有一次我們去拉伯鄉加澤村‘走轉訪’,早晨7點出發,下午4點才到,100公裡的路走了8個多小時,就因為路太差。”胡阿羅給記者講起了故事,“走進村子才發現,那裡氣候很好,山谷裡黃果、核桃等物產豐富,又是藥材基地,家畜家禽也養的挺好。”胡阿羅還在走訪中發現,當地百姓對異地扶貧搬遷並不熱心,他們覺得自己不走出大山至少有吃的,搬出去還要為生計發愁。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修通到縣城的公路,好把山裡的好東西運出去。

談到政府提出今年要著力改善農村公共服務,胡阿羅非常振奮。她希望國家在“十三五”期間對貧困地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徹底解決修路的問題。

(責編:覃博雅、付龍)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