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十三五”·十三問

2016年03月14日04: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十問:農業如何現代化

繼續毫不放鬆抓好“三農”工作,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深化農村改革,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摘自《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江蘇農業委員會主任吳沛良代表

職業農民強起來

本報記者 姜 潔 姚雪青

“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農業發展面臨著產量多、進口多、庫存多、價格降的新挑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難度加大。”江蘇省農業委員會主任吳沛良代表認為,要堅持走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路子,加快建設現代農業。

談到具體落實,吳沛良介紹,首先是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讓職業農民強起來,讓廣大農民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共同分享農業現代化的成果。“一方面讓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另一方面加大新型農業主體培育力度,解決好‘誰來種田’的問題。”吳沛良說。

“同時,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讓農業產業強起來,讓農民富起來。”吳沛良介紹,為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江蘇正在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使農產品在品種和質量上更加契合消費者需求。

安徽宿州市委書記張曙光代表

巧解農村“新三化”

本報記者 孫 振

“加大創新力度,推進農業現代化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工作。”安徽宿州市委書記張曙光代表說。

張曙光介紹,2010年以來,宿州市相繼被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當前,傳統農業地區農業現代化面臨著保障糧食安全與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雙重任務,呈現出農村空心化、城鄉兩元化、產業分割化的“新三化”問題。

針對這種狀況,宿州市“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全力打造創新型農業現代化先行區,實現農業“接二連三”,促進產業融合﹔農村“退二進三”,守護綠水青山﹔農民“進二進三”,城鄉一體發展,打造“兩區”建設的升級版。“目前,宿州市正在通過實施‘現代農業+’、農民圓夢、脫貧攻堅等工程,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現代化成果。”張曙光說。

十一問:醫改如何更舒心

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今年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政府加大投入,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負擔。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推廣全民健身,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摘自《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委員

醫院也需要“外科手術”

本報記者 張 爍

“‘號販子’現象反映了我國醫療資源結構性矛盾十分嚴重。”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認為,必須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作用,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共同把這個市場建設好。

黃潔夫表示,對於醫院體系而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對醫院進行“外科手術”,該公立的公立,該民營的民營,讓老百姓的選擇多起來,“隻有把蛋糕做大,才能解決好問題。”

“2009年我國的醫藥衛生總支出是1.7萬億元,去年增至4.2萬億元,可為什麼效果不好呢?”黃潔夫說,主要原因是公立醫院改革嚴重滯后,醫藥品價格虛高,老百姓從口袋裡掏出來的錢,比例上下降了30%,但實際數字卻增加了。

“所以,隻有醫藥衛生事業發展了,這個問題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此外,國家必須有一個和諧、公平、競爭的醫療衛生服務環境。二者缺一,醫改都很難成功。”黃潔夫說。

視覺統籌:李姿閱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14日 09 版)

(責編:李赫(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