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蔣婉求代表:危險遠甚酒駕 當毒駕入刑“零容忍”

劉巍巍

2016年03月14日15:09    來源:新華社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吸食毒品后駕車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處置?全國人大代表、鹽城市政協副主席蔣婉求提交了《關於盡快開展毒駕入刑立法工作的建議》,建議毒駕肇事不能隻以交通肇事罪進行量刑,而應列入刑法,對毒駕實行“零容忍”制度。

   蔣婉求調研發現,酒后駕車比正常反應時間慢12%,而毒駕則慢21%,可見比之酒駕,毒駕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新型毒品會讓毒駕人員或是反應時間變慢,或是極度疲勞迷蒙,甚者覺得駕車如在玩游戲。毒駕引發的交通事故,往往產生連環撞車、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

   “目前,我國刑法尚未對毒駕的刑事責任作出明確規定,盡管有部分法律法規對毒駕行為進行了規范,也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但與酒駕相比,執法部門對毒駕肇事的后果隻能根據人員傷亡程度,以交通肇事罪量刑。”蔣婉求說,如果毒駕不肇事,不致人死亡或重傷,公安機關在查處時,隻能按照禁毒法規定,以治安管理的手段進行處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毒駕行為長期存在。

   蔣婉求認為,盡管毒駕入刑已是法學界和交警、禁毒部門的普遍共識,公安部門也在積極推進毒駕入刑,但毒駕之所以遲遲沒有入刑,主要原因在於:一是毒品的成分復雜,不像酒駕隻有乙醇一種成分易於檢測,一些消炎藥物、感冒藥物服用過后在檢測時也會產生陽性反應。因此毒駕的概念難以認定,是陽性反應就代表了毒駕,還是查獲了物証如毒品、針管、錫紙等才算毒駕?二是毒品對人的影響會隨著時間遞減,一些人吸毒數天后仍能檢測為陽性,客觀上存在吸毒多長時間才算是毒駕?三是當前新毒品不斷衍生,有關部門對冰毒、麻黃素、氯胺酮等幾種主要毒品的檢測方法較為成熟,但對其他類型的新毒品,則涉及檢測成本和技術等問題。

   蔣婉求表示,檢測技術等問題可隨技術改進逐步推進,但如果等到各方面技術完全成熟再推動毒駕入刑,不僅涉及時效性問題,且隨著新毒品不斷出現而變得不可能。“建議在實際立法、執法中,可參照美國和我國台灣地區的做法,對毒駕實行‘零容忍’制度,在具體處理方式上,可參照酒駕、醉駕的罪刑處罰,即對已造成犯罪后果的實害犯,可依照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對尚未造成犯罪后果的危險犯,可依照危險駕駛罪定罪量刑。”

(責編:陳婧怡(實習)、常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