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5日04: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8年建言治“醫鬧”
本報記者 溫素威 鐘自煒
8年間,107份,從2008年最初的3份,到2016年的20份,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委員的提案,無不“涉醫”。懲治“醫鬧”,提高醫護人員薪酬,保障兒童用藥安全,建立分診診療制度,促進中西醫結合……
“干什麼吆喝什麼。我要利用專業知識和實踐,站在國家的高度,為百姓訴求和行業需求代言,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溫建民說。
8年來,溫建民年年關注“醫鬧”,多次提案建議“醫鬧治罪”,緊抓不放,力推解決這一頑疾。2014年發生南京護士被打事件。溫建民3月2日趕到南京,實地了解情況后當晚回京,第二天政協會議上再次遞交“懲治醫鬧”的提案,並且與全國政協90位委員聯名遞交“緊急提案”,建議將醫療機構列為公共場所進行安保、出台《醫療機構治安管理條例》。溫建民也因此成為“懲治醫鬧,維護醫療秩序”的代言人和出台相關法律法規的積極推動者。2012年衛生部公安部聯手“維護醫療機構秩序”、2015年“醫鬧入刑”,都有他的貢獻。“去年,全國范圍內‘醫鬧’減少30%多,但還不夠。我還會繼續為懲治‘醫鬧’鼓與呼。”
溫建民關於“優化學術環境、科研單位去行政化”的提案,得到國務院回應,國辦發【2015】94號文採納了提案部分意見。“文件出台了,落地還不理想,我會盯著”,溫建民說。
“履好職不是簡單的事,要花心思。調研和義診是好的途徑。”他去西藏、新疆調研“發展扶持民族醫藥”﹔到湖南、湖北了解“基層醫療衛生建設”﹔到安徽邊義診邊了解社情民意……
“接地氣、聽民聲,參政議政才有底氣”,溫建民說。
和農民“聯手提案”
本報記者 郭牧龍
年逾六十的陳德展,是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和新,山東省章丘市黃河鎮王圈村村主任,一位地地道道的黃河灘區腹地農民。看似沒有交集的兩人卻因為委員提案而結緣。
2012年,王和新結合身邊群眾跟風種植蔬菜結果損失慘重的現狀,撰寫了一份《多措並舉解決菜賤傷農問題》的提案線索。這份充滿泥土氣息的聲音,深深觸動了陳德展。“我出身農村,很能體會基層群眾多麼迫切地盼望代表和委員傾聽他們的心聲。”經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陳德展由此寫成提案,把最基層的百姓呼聲帶到大會上。
因“百姓提案”結緣,陳德展和王和新成為朋友。每年准備提案,他都不忘到這個黃河灘區的村庄與村民“碰個頭”,了解大家所思所想所盼,做農民兄弟的“民聲傳遞員”。“農民常年在生產一線,他們掌握最真實的情況,最有發言權,給我們參政議政提供了第一手寶貴資料。”這是陳德展深入農村調研的最深感受。
今年兩會前,陳德展再次來到王圈村。王和新和村民早早就等在長途客車站點,陳德展一下車就直奔主題進村調研。這一次,他為農村養老問題而來。走家串戶,與群眾聊家常、聊心裡話,了解情況,問詢意願,征求建議。他發現解決農村養老問題,首先要解決好失獨、失能老人的生活問題。應該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特別要幫助集體經濟薄弱的村庄,避免農村陷入老齡化持續加重的惡性循環。目前,這份關於失獨失能老人養老保障的提案,陳德展已經提交本次大會。
“群眾呼聲中很多好建議,我們不能忽視。”陳德展說,作為委員有責任把更多百姓聲音和智慧傳遞出去。
履職也需工匠精神
本報記者 潘俊強
山東豪邁集團電火花科研小組組長王欽峰是一位從一線工人中走出的全國人大代表。他二十年如一日,愛崗敬業,敢於創新,被譽為“新型勞動者的榜樣”。擔任人大代表以來,他把工匠精神也貫徹到代表履職中。
“當前,社會上重普教、輕職教的現象仍比較突出,‘上職業學校低人一等’的錯誤觀念在一些學生及家長的頭腦中仍然存在。”靠技術起家的王欽峰最關心的是職業教育問題。作為人大代表,每年他都要到職業學校走訪調研,和老師學生一起探討。
王欽峰發現,很多職業院校沒有跟上市場需求的步伐,培養出來的不少學生仍然是“半成品”,還需要在招工企業進行長時間的技術培訓才能上崗。在一家職業教育培訓學校考察時,王欽峰看到正在培訓的大學生動手能力極強,進入企業能夠直接上手工作。“來這裡培訓的大學生,還沒培訓完,都已經被前來招聘的公司預定完了。”
產生這種明顯差異的原因究竟在哪裡?這成為王欽峰調研的重點。
一年來,王欽峰走訪了五六十所高職院校和不少用工企業。他提出建議,大力改革現行職業教育閉門辦學的模式,由公司和學校共同培養學生,並大幅提高實踐課程比例。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才最能產生實際效果。
今年人大會議上,王欽峰提出:建議樹立“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發展”的理念,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年度考核,每年定期進行專項督導,確保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能在基層落地生根。
挨家挨戶搞調研
本報記者 任江華
今年兩會期間,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新圩鎮居委會調解委員會主任楊慧芝代表,提交了一份關於認真做好農村垃圾污染治理的建議。身處基層的她,多年來始終把目光投放到農村垃圾污染治理問題上。
“建設新農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中之重。農村垃圾的污染治理,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楊慧芝深切地感受到。
為找准農村垃圾處理的突破口,她深入很多村庄和部門單位調研,充分聽取征詢意見建議。她走遍了青原區的每個鄉鎮,到多個村庄蹲點調研,還多次到區環衛處、區委農工部和區農村安居工程和清潔工程指揮部等單位了解情況,獲得大量一手數據資料,為今年提建議打好基礎。
她建議從五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垃圾分類處理的制度依據﹔二是增加垃圾分類處理和污染治理的經費﹔三是為農村引入科學的垃圾處理方法﹔四是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五是大力扶持垃圾分類處理鏈條產業,變廢為寶。
在楊慧芝調研過程中,最難的是很多村民對“垃圾分類,自主投放”意見很大,楊慧芝不厭其煩征求意見,反復修改建議,力求讓建議更有可操作性和實效。在和村民多次的溝通中,她逐漸完善自己的建議。比如“在科學的垃圾分類方法”建議中,她提出偏遠地區實行“戶分—村焚燒”模式,近郊地區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區處理”模式,得到村民的普遍認可。
“作為基層人大代表,搞調研一定要又實又細,這樣群眾才感到你和他心貼在一起,勁往一處使,”楊慧芝說。
帶著問題找對策
本報記者 楊文明
因為恰逢預產期,90后回族姑娘鐵飛燕代表今年沒能來到北京參加兩會,心中很是遺憾。
一年調研,一年思考,化作一份份建議議案。用鐵飛燕的話說:履職的過程,也是傾注感情的過程,很希望能親手提交相關建議議案。“可惜,今年隻能通過代表團提交了。”
鐵飛燕,是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昆明東管理處小喜村收費站副站長,持續多年關注西部路網交通建設,這也是她今年議案的重點關注。“目前,雲南出省出境通道不暢、內聯不足、斷頭路瓶頸路多等問題十分突出。”全省還有2個州市未通高速公路、6個縣未通高等級公路。“希望國家能夠加大對西部地區,特別是對雲南地區的扶持力度,幫助雲南的陸路交通建設更上一個台階。”
鐵飛燕坦言,最初履職也曾“有些找不准感覺,不知道從哪方面去關注問題”。聽到群眾反映,農村低保發放存在問題,她就想了解一些情況,請村裡提供一份低保名單。但村裡卻答復“名單正在整理”,最后不了了之。鐵飛燕發現,這樣的調研,肯定很難了解到真實情況。
經過這次“軟釘子”,她改變了調研方式。比如,想了解留守兒童的問題,就找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支教團隊,請他們在支教過程中做調研,給自己第一手信息、第一手建議。
鐵飛燕說:“問題就是導向。回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越是問題,代表越要關注。”
視覺統籌: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15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