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朱小丹:創新發展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和關鍵

2016年03月15日10:4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5日電 (王子侯)13日,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經濟活力看廣東·創新驅動”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朱小丹表示,創新發展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和關鍵,隻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發展貫穿經濟結構調整始終,才能真正實現發展動力和發展模式轉換,帶動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高。

朱小丹表示,下一步,廣東省將堅定不移地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核心戰略、優先戰略和總抓手,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堅持穩增長與調結構相互協調,以創新發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新體系,著力完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努力在全國率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扎實建設好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制定實施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施方案和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好自主創新示范區“1+1+7”區域創新格局,推動創新要素高度聚集和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把示范區建設成為帶動全省創新發展的引擎,推動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扎實的成效。

二是加快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協調推進省級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科技項目評審機制改革等,制定具體改革事項實施方案並啟動改革,年內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加大力度推進政府科技職能轉變,逐步把工作重點從行政審批、資源分配轉到規劃引導、統籌協調、優化服務上來。

三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爭取今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萬家。抓好大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力爭到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超過20%。開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加快形成大中小企業協調配套的創新型企業發展格局。實施孵化器倍增計劃,大力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數量翻番。

四是推進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建設廣東國家大科學中心,面向經濟發展主戰場加強科研院所建設,重點提升省科學院創新能力,推進高水平大學、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實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倍增計劃,爭取建立國家實驗室,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實施高新區創新發展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專業鎮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與協同創新,抓緊制定出台我省產學研協同創新“十三五”規劃,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等先進技術。加強國際創新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五是促進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強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科技攻關,爭取早日在計算與通信集成芯片、智能機器人、干細胞與組織工程等九大領域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加快制定出台《廣東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條例》,推進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分配機制改革。開展經營性領域技術入股改革試點,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個人獎勵約定政策。加快完善全省技術交易市場體系和知識產權交易運營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規范有序交易流轉。繼續組織開展各類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活動,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最后一公裡”。

六是培育造就創新型人才隊伍。實施好珠江人才計劃等重要人才工程。積極培養引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外國人才給予工作許可,技術移民等便利。創新人才使用機制,實行科技人員分類評價,深化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增加用人單位評價自主權。

七是打造良好創新環境。完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建設一批科技創新服務平台。推進科技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和專利信息資源向社會開放共享,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加快發展以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為代表的“互聯網+”創新創業新模式。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建立政府科技貸款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支持在高新區等科技資源集聚地設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或組織。積極推動創業投資發展,鼓勵各地設立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和產業基金。實行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體系。   

進入訪談頁面

(責編:王子侯、趙艷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