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

兩會特寫

張國華:一個新任市委書記的發展觀

2016年03月15日11:52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

人民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王繼亮)時隔一年,全國人大代表張國華出現在2016年全國兩會時的身份是江蘇徐州市委書記。去年兩會期間,作為南通市長的他曾提出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動能,彰顯民生優先,親民、愛民的執政理念。那麼,此番履新徐州整兩個月的張國華又有什麼新的發展思路呢?

“要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構建‘企業+平台+政策+人才’的創新體系,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要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大力實施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計劃。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增強徐州經濟發展后勁。”張國華在今年兩會的多個場合說了同樣的觀點,表明其決心。

會議期間,張國華說的最多一個關鍵詞就是“創新”。他認為,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僅貫徹了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也樹立了創新變革的導向。在每一場會上,他都認真聆聽和記錄每一個代表的發言,在分組討論或是休會時間,他也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大家交流,並不時聽聽其他代表的想法。

記者注意到,張國華在南通工作期間,曾多次提出南通要在依托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先天優勢上不斷創新,才能做足江海聯動、陸海統籌的大文章,發揮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的疊加優勢,讓南通加快融入長三角核心區,在蘇中區域嶄露頭角。對於主政徐州,張國華依然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並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所在,唯有依靠創新才能實現新舊動能之間的轉換,激發徐州新的發展動力。

張國華在南通工作時期正是落實“十二五”規劃的5年。5年間,南通市GDP年均增長11.5% ,居全國地級市前列。2015年,南通以超6000億元的經濟總量分別取得省內13市第4、全國第24位的好成績。如果說南通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中的交通綜合樞紐城市,作為江蘇北大門的徐州顯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同年也以超5000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居省內第5、國內第33位的好成績。

徐州怎麼辦?張國華結合徐州實際說:“‘十三五’期間,徐州將進一步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努力走出一條以人才引領創新、以創新引領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以產業振興帶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無縫對接‘一帶一路’、高水平推進‘雙向開放’,充分發揮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優勢,更大力度引進來,更快步伐走出去,更高水平建平台,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拓展徐州發展新局面。”

“徐州過去五年抓住了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機遇,邁出了新步伐,‘十二五’的目標完美收官。未來五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的決勝階段,建成全面小康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徐州將發揮蘇北排頭兵的作用打贏這場攻堅戰,千方百計拓展群眾增收空間,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著力縮小相對貧困覆蓋面,建成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全面小康。下一步的目標是讓69萬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脫貧。”張國華對此頗有信心。 

(責編:吳凱(實習)、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