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5日14:14 來源:中國經濟網 手機看新聞
曾經的我們為了GDP,在發展理念上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粗放的發展在帶來物質富裕的同時,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綠色”與“協調、創新、開放、共享”一起定位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理念”,充分體現國家層面對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的決心。關於“綠色發展”理念,代表委員有哪些觀點值得期待呢?且看中國經濟網小編為大家梳理的相關內容。
馮燕:綠色發展是現實需要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億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馮燕認為,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階段的現實需要。綠色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贏得未來的關鍵舉措。近年來,綠色低碳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重要潮流。無論是從順應國際大勢看,還是從破解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適應人民群眾對綠水青山藍天的期盼看,綠色發展都是必然選擇。從我國發展階段來看,我國產業發展尚未從根本上擺脫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工業生產能效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再不剎車就可能跌入“環境陷阱”。另一方面還要看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我國在這方面潛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何平:發展當期可承受、未來可持續的生態工業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武隆縣縣委書記何平表示,要生態保護不是不要工業,而是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工業,要大力發展綠色工業,發展當期可承受、未來可持續的生態工業。去年,武隆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95%以上,而農民人均收入增速達12.6%。“實踐証明這種思路是對的,武隆去年獲得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授予的‘可持續發展城市范例獎’。”
楊和榮:建立生態服務評估價值體系
人大代表、廣西自治區統計局黨組書記、自治區統計局局長楊和榮表示,開展生態服務價值評估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主體功能區、生態評價制度等保護生態環境長效機制的重要前提。“以主體功能區為例,區域定位主要分為優化發展、重點發展、限制發展和禁止發展四大類。對於限制發展和禁止發展的地區,有了量化的生態價值數據,就更有條件以此為基礎和宣傳亮點,發展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保護和發展兩不誤。
王麒:推進新能源汽車研發、市場推廣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啟陽汽車集團董事長王麒在做客“中經在線訪談”時表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能源匱乏、環境污染、交通擁堵都嚴重影響著群眾生活健康、生活水平,因此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最佳的、有效解的決這些社會問題的辦法。所以我這些年來,我一直呼吁新能源汽車研發、市場推廣。這次兩會我帶來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建議,一是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二是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應用的建議。
石國祥:建立全覆蓋、立體式的污染源動態更新數據庫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環保廳廳長石國祥介紹,吉林正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大數據建設,實現精准管理。建立全覆蓋、立體式的污染源動態更新數據庫和管理平台,實行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讓環保部門擁有“千裡眼”“順風耳”和“記錄儀”,實現對所有污染源的動態管理。
曹小紅:要使資源、環境因素在決策過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考量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副市長曹小紅表示,要使資源、環境因素在決策過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考量。天津市將資源環境承載力、生態空間保護、耕地保護等約束性條件融入城市發展規劃,考慮在行政區域的空間范圍和生態范圍內實行環境、自然資源、經濟、土地資源的配置優化。
李藍:把“生態保護+產業發展”作為扶貧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藍認為,“生態扶貧”潛力大,效果好。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區都已提出了生態扶貧的新思路,把“生態保護+產業發展”作為扶貧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發展特色產業,促進了生態保護與扶貧開發良性互動。
尤權:要在制度創新上進行更多探索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委書記尤權說:“福建省在2001年就提出了生態省建設,之后歷屆省委省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年接著一年干,生態建設才取得今天的成效。堅持綠色發展,實現低碳生態,福建省還要在制度創新上進行更多探索,比如在自然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理、生態環境監管、生態文明評價體系、運用市場手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盡快建立起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吳道聞:改善能源結構是關鍵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發改委副主任吳道聞從能源發展的角度提出建議:“控制污染,改善能源結構是關鍵。但富煤缺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幅降低煤炭的使用比例。除了鼓勵新能源技術進步、大力發展核能、適度保証新能源補貼之外,主要措施是大力推進煤炭的集中使用和管理,減少小鍋爐、小電廠等分散燃燒問題,這樣能夠大幅減少煙塵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韓聖浩:調整能源結構,鼓勵使用清潔能源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副校長韓聖浩表示,這就要求推進煤改氣,基本取消燃煤鍋爐,加快淘汰黃標車、老舊車輛,實施國五排放標准和相應汽油標准,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大建設充電樁。此外,還要調整工業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尤其是要加強對石化、化工、油漆企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加大廠區建筑節能改造力度。
陳昌生:強化監督
全國政協委員陳昌生建議:“這就要求我們有合法的公益訴訟組織,幫助老百姓更好監督環境治理。要嚴格執行對大型企業污染排放的監控和執法,設立黑名單制度,實時公布污染指數,讓人民群眾擁有知情權,參與污染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