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 常國水)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
作為因銅而名、以銅而興的資源型城市,安徽省銅陵市如何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的理念?“我們從實際出發,一手抓節能減排,一手抓環境生態修復。”全國人大代表、銅陵市委書記宋國權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說,銅陵不再是傳統煙囪林立的工業城市,而是一個山青水秀、綠樹成蔭的國家文明城市。
銅陵是我國較為知名的工礦城市,曾對我國工業體系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宋國權坦承,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當地的資源環境也付出了很大代價,“比如說礦山的開採對山體的破壞,尤其是一些小礦山、小碼頭對當地環境造成了傷害,影響了群眾的生活。”宋國權說,近些年來,銅陵市在城市產業轉型時,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節能減排、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城市綠化作為重中之重,力爭把銅陵建設成為一個宜居宜業的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綠色發展過程中,銅陵正視自身是一個礦產資源開採加工的資源型城市,從而把節能減排擺在第一位,“我們加大對傳統企業的技術改造,安排實施了171個節能減排項目。”宋國權介紹,近兩年,銅陵投資4億元在6個排放大的企業裡建立了能耗管理中心,把過去排放的污染源轉化為二次能源,這樣既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效果已經顯現,銅陵市2015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較2010年下降45%,萬元GDP能耗下降20%,硫資源回收率高達99%,處於國際先進水平。銅陵還被列為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在去年考核中位居全國第三,在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示范市中,銅陵綜合指標考核連續兩年蟬聯第一。
“一手抓節能減排,另一手還重點抓生態環境的修復。”宋國權說,對於過去已經被破壞的一些長江岸線資源、山體,銅陵早已經開始修復工作。他舉例說,過去建在長江邊的小碼頭、銑廠對長江的水污染十分嚴重。近兩三年,銅陵下定決心,把這些污染嚴重的小碼頭、銑廠全部撤掉,取而代之的是沿江數公裡的生態公園,市民紛紛拍手叫好。
此外,銅陵還在城市綠化上多做文章,推進整治修建城市公園、城市濕地、重要道路的城市綠化。“有些沒有去過銅陵的人以為銅陵是一個煙囪林立、黑煙滾滾,環境很差的地方,”宋國權說,到過之后,很多人都感嘆整個城市像是在一座花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