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 孫紅麗)中國奶業的發展近年來倍受關注,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的風向標之一。2015年8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中國奶業D20峰會上說,成熟發達的奶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全國兩會期間,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答記者問時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要重點抓三件事:調減玉米、增加大豆、提升牛奶。
黃岡老區地處我國內陸地區,既沒有奶牛養殖的傳統,也沒有牛奶消費的習慣。但近幾年來,黃岡市委市政府持續高位推進奶業發展,截至2015年底,黃岡已建成奶牛牧場28個,存欄奶牛4.5萬頭,牛奶日產量410噸,奶牛存欄數和牛奶產量均佔湖北的80%以上,成為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奶業基地,創造了奶業發展“無中生有”的奇跡。
就黃岡奶業的發展,人民網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黃岡市委書記、黃岡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雪榮。他說,黃岡發展奶業,有自身的戰略選擇和現實考量。首先,是為了抓住乳企進駐的機遇,打造全產業鏈條,形成以工帶農、以農促工的良性循環﹔其次,黃岡山地多雜糧多,發展奶牛養殖,不僅可以讓農民在家門口務工,還可以讓紅薯、玉米等雜糧,甚至是薯藤、花生藤等這樣農業副產品都轉化為商品,轉化為農民的現金收入。
回顧黃岡奶業發展的十年歷程,劉雪榮說,黃岡奶業的發展有以下鮮明特色:一是高點起步,高位運行。黃岡奶業從起步時起,就一直按照現代農業的要求,規模發展,集約經營。在乳品加工上,我們在2006年引進了著名乳企﹔奶牛養殖不搞“小打小鬧”,一開始就引進和培育市場主體,建設規模牧場﹔牧場經營有專業隊伍和機械化生產。現在,我們牧場管理和奶牛單產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奶品質量達到了歐盟標准。二是“一把手”工程,持續推進。10年來,無論是奶業的生產還是消費,黃岡市委市政府都一直抓在手上。乳業工廠的建設,一直有專班跟進服務,現在建成了中部地區乳品加工能力最大的工廠﹔奶牛基地的建設,我們每年都要對各縣市區有指標有考核,每年的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奶業的發展總要特別提要求、單獨下任務。三是全鏈條推動,生產消費一起抓。黃岡不僅重視加工擴產能、牧場上規模,還著眼民族未來,成立由市領導牽頭的領導小組,全力推進實施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提高老區孩子的營養健康水平,培養孩子養成飲奶的良好習慣,培養孩子對民族品牌的信心,並把這項工作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現在黃岡“學生飲用奶計劃”覆蓋范圍居湖北首位。如今奶業已成為黃岡農業產業化的支柱產業,農業現代化的龍頭產業。
談到黃岡奶業的未來,劉雪榮說,雖然我國奶業取得巨大成就,但距世界平均水平仍有相當差距,奶業發展仍處於“戰略黃金期”。就黃岡來說,隨著2015年乳企啟動新一輪增資擴建,黃岡奶業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黃岡要搶抓機遇,咬定百億產值目標,繼續做大做強奶業。一是要壯大市場主體,挖掘潛力,擴大奶業規模﹔二是在做大做強養殖和加工主要鏈條的同時,要發展配套產業,延伸奶業鏈條﹔三是提升融資服務,破解發展瓶頸﹔四是要強化督辦考核,落實工作責任,以提高質效為核心,抓好市縣聯動、產加融合、政策支持,保持奶業產業穩健發展,奮力打造“中部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