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歷年兩會
人民網>>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專題>>直播匯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

李克強:發展“新經濟”是要培育新動能 促進中國經濟轉型

2016年03月16日11:4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人民網前方報道組)今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採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

財經雜志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先提出了“新經濟”這一概念,這是不是指現在新興的電子商務和小微企業,這和您之前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什麼關系?這些對緩解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有什麼作用?

李克強:我們說要發展“新經濟”是要培育新動能,促進中國經濟轉型。“新經濟”的覆蓋面和內涵是很廣泛的,它涉及一、二、三產業,不僅僅是指三產中的“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和業態,也包括工業制造當中的智能制造、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等,還涉及到一產當中像有利於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股份合作制,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等。而且,發展“新經濟”,小微企業可以大有作為,大企業可以有更大作為。目前很多大企業也在搞創客空間,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傳統動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減弱是規律,很多國家都走過這樣的路,尤其是發達國家,有很多先例可尋。這個時候就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來適應產業革命的趨勢。而且新動能和傳統動能提升改造結合起來,還可以形成混合的動能。

新動能對傳統動能的改造提升很有意義。像我們現在要推動去產能,就涉及到重化工企業,很多這樣的企業用人過多,需要把富余的員工轉崗,而新動能發展起來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也使我們可以較大力度去推動去產能。我們現在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是為大、中、小企業、科研機構等提供一個平台,使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有活躍的空間。

可以這麼說,如果把億萬群眾的創造力、積極性調動起來,可以形成投鞭斷流的氣勢,再加上背水一戰的意志,就可以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而且促進經濟的轉型。一個國家的繁榮進步,還是在於億萬民眾的參與,這也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責編:楊孟辰、何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超級專車

兩會e客廳

動畫解讀十三五

兩會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