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历年两会
人民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专题

中国扩张财政政策为结构性改革谋空间

2016年03月05日19:08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根据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今年将赤字率从去年提出的2.3%标准大幅提高到3%,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中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迈了不小的一步。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在财政政策上采用了“以退为进”的策略,以短期负债扩大来支持降成本,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同时,中国今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在财政收入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加大减税清费的力度,在可以预见的一个短时期内,它会增加财政收支不平衡,所以我们要增大财政政策的力度,就是阶段性地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

作为反映财政赤字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经济指标,以中国2015年GDP测算,财政赤字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政府多拥有6700多亿元的可用财力。

朱光耀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减税是应有之义。通过简政放权来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两者要结合在一起,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供给侧改革。

美国总统里根曾实行以减税和财政支出扩张为主的“供给侧改革”,为克林顿时代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望带来经济的可持续中高速增长。

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指出,中国提升财政赤字水平和减税与里根主义不同,中国并未面对美国70年代的“滞涨”,“安排财政赤字是‘打麻药’,结构改革才是‘做手术’”。

在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看来,提高赤字率的最大意义正是为“降成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费,释放企业活力,并且不会给中国政府带来较高的偿债风险。

贾康指出,目前中国政府债务余额较低,短期债务较少,外债占比也很低,债券市场逐步完善,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国有企业资产雄厚,融资平台也有一定盈利,这些都增强了中国政府的负债能力。

“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从中长期而言,是增加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推进中国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从长期来说,是增加财政收入,从而使中国经济沿着可持续的、健康的轨道发展。”朱光耀说。

刘尚希建议,不应仅着眼于帮企业脱困而进行减税,不加分别地给企业减税,关键在于引导市场预期,减税要有助于优胜劣汰,并把降低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作为“降成本”的主要内容。

“中国不只是考虑眼前的困难,而应着眼于长远,避免短视化思维。赤字不过是权宜之计,关键要把改革挺在前面,形成好的制度环境,利用这个窗口时间加速改革。”刘尚希说。

(责编:康登慧(实习生)、常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超级专车

两会e客厅

动画解读十三五

两会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