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历年两会
人民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专题

【中央厨房 锐评】治理“号贩子”,行动上见决心

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李洪兴

2016年03月06日16:3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两会审议讨论正在热烈进行,一些民生话题备受关注,“号贩子”就是其中焦点之一。

  代表委员的声音,为解决久治不愈的“号贩子”难题,掀开了一角。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的提案之一是建议“号贩子”入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建议,一方面提高挂号费诊疗费、降低药费检查费,另一方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的薪酬制度;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部长通道”表态,会同公安部门保持整治高压态势,也真正做到挂号实名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不管是医疗领域的管理者还是行业的主管部门,都不仅意识到“号贩子”对医疗秩序的危害,而且较为清晰地指出了根源性问题,即医疗资源的供需失衡,这也是医疗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是行动的先导。如果依法打击“号贩子”只是治标,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均衡医疗资源则是治本的关键。诸如挂号实名制、用高挂号费挡住不必要的“扎堆”专家号等,都为疏通看病难的“堵点”提供了路径参考。

  然而,话说回来,标本兼治还需要很长的路,需要更完善的制度探索。而行动力正是制度探索的最佳探测器。在网上,网友为相关提案叫好,为李斌主任对怒斥“号贩子”的女孩说“谢谢”以示称赞时,也表达了对看到卓有成效的落实行动的期待。例如,会后是否把提案内容再做论证进行试点、能不能对定期的整治工作进行公开通气、可否对一些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舆情反映民意,而响应民意的最好方式就是实干的行动。

  只要看到真作为,老百姓就能体会到政府治理的决心,就会有底气有信心。从这个角度而言,解决“看病难”不仅仅要在同情、理解、提议中有个说法,更应该在举措、制度、法律层面见实效,这样才能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人民的满意度。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责编:刘洁妍、杨牧)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超级专车

两会e客厅

动画解读十三五

两会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