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人民网记者 王金雪 摄) |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王金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较早启动了对寨卡病毒的防控,外堵输入、内防扩散,并正在研究一些关键技术,寨卡病毒不会大规模扩散,要注意灭蚊。
钟南山介绍,寨卡病毒目前在中国已经是第八例,绝大多数是输入的病例。他说,“这个病本身不是很严重,一般很少有重病。”寨卡病毒与SRS等有很大不同,它的危害性在于:
第一,女性病人受到寨卡病毒的感染之后,常常会引起胎儿的畸形。胎儿畸形,对整个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对以后的运动、思维等都有影响,最严重的会得小头病,这个是最大的问题
第二,寨卡病毒的传染方式不同。比如SARS、流感等主要是通过室内的空气传播,而寨卡病毒主要是通过蚊子传播。“不过不是所有的蚊子,主要是伊蚊,白蚊也可能会。这种蚊子主要是在南方,特别是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它的感染情况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蚊子可以飞到三四千公里以外,也可以咬别的,叮别的,也可以感染。它不通过呼吸的传染,这是与其他的流感等疾病所不同的。” 钟南山说。
钟南山表示,总的来说,寨卡病毒在中国比较早就启动了防控,总的原则是外堵输入,内防扩散。他指出,寨卡病毒要注意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到四五月份以后,蚊子就多了,要特别注意灭蚊的问题。“我也做了很多研究,比如说库蚊等会不会也传染病毒?”钟南山认为,要注意灭蚊子,发现病人以后及时进行隔离,这样就能够控制,我相信,情况不会像巴西那样发生大规模的扩散。”
钟南山指出,“主要还是提高大家的认识,这是一个全民战争。要提高认识,提高警惕,这是最根本的。”对于外来的病例,要回答3个问题:从何而来、与何人接触、经过什么地方?是否经过美洲疫情区?他表示,防控还要关口前移,目前还没有在内地扩散,在关口前移的情况下要堵住传染源,这是最要害的问题。现在正在发展更先进的探测,比如一大片人来了以后,如何发现有没有人感染?目前正在研究一些关键技术,争取能在半小时、一小时内进行初筛。“现在国家在这方面工作都做得比较到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