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历年两会
人民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专题

庞丽娟代表:建立特殊津贴制破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难题

2016年03月13日20:41    来源: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问题是我国教育体制一大短板,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全国人大代表庞丽娟建议,要想在短时期内改变现状,应尽快出台实施有针对性和有吸引力的教师待遇和地位保障政策。

民进中央常委、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说,近些年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有了较大改善,政策作用成效显著。但是,经调研发现,政策作用的区域性、阶段性差别显著,即对乡镇及以上地区,初中及以上阶段贡献更显著;而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艰苦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村小、教学点,效果尚不明显。

庞丽娟建议,应尽快调整基础教育教师工资结构,建立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岗位特殊津贴制。近十余年来,基础教育教师基本工资从600至800余元提高到了2400至2500余元,增长了近4倍。但相比于物价上涨及其他行业工资,乡村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仍较低,工资还不如外出打工。各地对于远离县城的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通常有50至380元交通补贴,还不够每周回家一次,也起不到吸引激励作用。庞丽娟建议对艰苦地区中小学教师予以一倍基本工资作为激励津贴,即工资收入“倍增”。另外,还要依法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保和住房,并在省市县不同层次建议荣誉制度,多措齐发,使得教师获得尊严感,获得价值感,增强其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内驱力。

(责编:康登慧(实习生)、常红)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超级专车

两会e客厅

动画解读十三五

两会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