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17全國兩會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

農業供給側 創新添活力(部長說)

2017年03月05日05: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年“三農”工作的主題和主線。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在兩會期間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高談客論”欄目,介紹我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情況。

關鍵要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陳錫文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要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二是要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新形勢下,我國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從過去的總量不足轉變為現在的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在一些農產品的供需不平衡。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非常明確地告訴廣大農民,生產由需求來決定,而不是生產者自己想怎麼弄就怎麼弄,也不是政府相關部門說定什麼價就什麼價。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推出更優質安全、對環境沒有損害的農產品,這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整個農業生產的要求。

隻有把市場機制放在引導農業生產、制定農產品價格的重要地位,才有可能把過去形成的農業發展方式慢慢轉到新的軌道上,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要治標又治本,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做到治標又治本?

陳錫文表示,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有些農產品多了、有些農產品少了,“標”就是指這個。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供求能適當平衡。但是“本”是什麼?從目前情況看,還在於很多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還不夠強,有待提升。

要解決這個問題,做到治標又治本,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

農業的生產主體是農民,必須讓農民有積極性來參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需要提供相應支持,讓他們能有良好的創新條件和環境。

我們要研究具體的支持保護方式,考慮農民的合理收益、財政的承受能力,以及整個產業鏈的合理、科學發展情況等,把這幾個因素都考慮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逐步向前推進。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重點就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的一方面,就是推進改革,強調農民的增收問題。一定要想辦法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農民得到實惠。要把形勢跟農民講清楚,在改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有技術上的、生產上的,政府相關部門要更多從這些層面考慮,去解決農民面臨的現實難題,讓農民心裡踏實下來,改革就會得到穩步推進。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發揮企業的積極作用。企業分析判斷市場的能力,會比單個農戶強一些。而且,企業有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同樣的品種,產出來的質量和效益,企業相對能做得更好。從這個角度看,企業應該和市場結合在一起,通過了解市場引導自己的生產,這對農民也是一種引導和示范。

(人民網記者黃玉琦、王喆整理) 

代表委員談農業供給側改革(延伸閱讀)

四川省廣元市市委書記王菲代表:資源優化配置打破了傳統農業產業的弊端,使特色現代農業興起。通過結構調整,廣元形成了結構合理、產品優質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預計到2020年,全市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產值將佔農業總產值的70%以上。

湖北省荊門市市委書記別必雄代表:荊門市京山縣是國家確定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縣。試點啟動以來,京山進行了清產核資、界定身份等多項改革,解決了農村集體資產權屬模糊、產權虛置的問題,為實現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開辟了一條新路。建議出台相應法規,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性質、注冊條件。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匯福糧油集團董事長石克榮代表:建議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種養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由規模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方向轉變,並建立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委員:農業供給側改革怎麼改,從外部環境要看國際市場上能提供什麼,從內部條件要看消費者和市場需要什麼,要根據消費者意願、市場供應情況來改。農業供給側改革也會面臨品質提升、品牌樹立等問題,應發展傳統名特優產品,更加重視綠色種植和食品安全。

甘肅省農科院副院長馬忠明委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研究、建立和完善綠色生產技術體系,制定綠色農產品生產技術標准,改進綠色農產品生產監測和評價體系。同時,要扶持龍頭企業參與,優化農產品結構,建設農產品綠色生產加工基地。要建立綠色農產品的大數據雲平台和商貿中心,抓住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經濟走廊的機遇,使綠色農產品走出國門。

(本報記者陳晨曦、張文、付文、許 晴、銀燕、孟祥夫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05日 08 版)

(責編:王璐(實習生)、曹昆)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調查

兩會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