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17全國兩會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

2017年03月08日03: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本報北京3月7日電 (記者潘旭濤)7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召開第二場記者會,主題是“政協委員談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全國政協委員劉長樂、馮驥才、蘇士澍、成龍、海霞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突出中國特色

有記者提問:世界更喜歡什麼樣的“中國故事”?對此,全國政協常委、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劉長樂講了一個關於《茉莉花》的故事。《茉莉花》是首中國民間小調,清朝乾隆時期傳入西方。1924年,意大利著名歌劇大師普契尼創作了《圖蘭朵》,這部歌劇的主要音樂素材就來自《茉莉花》。《茉莉花》加入歌劇以后,在意大利演出效果震撼、一鳴驚人。

“這說明了,越是民族的東西,越是有中國特色的東西,就越具有世界價值。”劉長樂說。

傳承傳統文化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建議將傳統文化編入教材。他還認為,文化學習最好的方式是體驗。“比如清明節馬上到了,不應只是告訴孩子清明節的傳統知識,還應該帶他們走進傳統。現在有的地方讓孩子掃墓或者祭奠英烈,這個很好。”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也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一直在呼吁的事情。蘇士澍表示,他提出的‘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的提案,得到廣泛好評。他還主張設立“全國漢字書寫日”。“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根,我希望利用一個節日使它得到更好地傳承。”蘇士澍說。

創新傳播方式

第一輪的播出收視人群將近12億,截至2月中旬,在微博中話題閱讀量達到9000多萬次,在海外社交平台Facebook上總瀏覽量達到800萬次以上……這組數據是全國政治委員、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新聞主播海霞給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戰績。

“《中國詩詞大會》醞釀、籌備、研發超過一年的時間,前期投入非常大。編導需要靜下心來,耐得住寂寞,不斷創新、打磨。”海霞說,中華文化就是一個大富礦,我們需要不斷地從中挖掘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去傳承它。

(責編:王璐(實習生)、袁勃)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調查

兩會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