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17全國兩會>>本網專稿

記者手記:黃昏的地平線劃出幸福的喜悅

人民網記者 蘇楠

2017年03月11日13:04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記者 蘇楠
人民網記者 蘇楠

10日,兩會過半。早上7點。

北京朝陽區呼家樓街道金台社區的一個小健身公園內,已經有不少大爺大媽在晨練。

談及兩會,今年71歲的趙大媽告訴記者,看兩會新聞現在是每天的“保留節目”,“看看兩會新聞,知道國家政策,咱自己心裡也有底兒”。“我最關心的還是養老問題,老伴走得早,孩子平時工作很忙,現在是個獨居老人。這幾年,我也看了不少養老院,公辦的床位很緊張,價格便宜的服務和環境不好,好一點的養老金又不夠住。”趙大媽說。

“我就給你說一個我感受最深的例子吧。”京城一家知名心腦醫院的胡醫師,脫下白大褂,准備下班。45歲的他,今天做了三台手術,患者都是75歲以上老人。“手術都很順利,下午去查房的時候,一位患者阿姨向我申請調換病房,不想跟另外一位老人住一間,你猜為什麼?她說她就見不得另外一位老人的兒子兒媳孫女來探病。”“原來這阿姨的獨生子在29歲的時候患病去世了,阿姨現在是失獨老人,她的心情沒有任何人能理解,除了她自己。”胡醫師表情凝重地說。

“現在城裡這些老人真是可憐,護理的時候多叫幾聲大爺大媽,他們就能感動掉淚,拉著我的手一直說話。農村養老也是問題,雖然子女多,但都在外打工,伺候老人時候就少了,不是子女兩頭跑,就是老人當候鳥。”老家在山東的護工朱大姐快人快語,接話道。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國務院近日公布《“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規劃提出,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佔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老年撫養比將提高到28%左右。

這麼多“寶”我們如何去呵護?如何渲染“晚霞美”?如何唱響“夕陽紅”?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曾六次提及“養老”: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在2016年提高基本養老金標准,在2017年中將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今年將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另一方面報告則在養老形式方面有所強調,指出去年放開養老服務市場,今年將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推動服務業模式創新和跨界融合,發展醫養結合等新興消費。

針對老年人醫療康養床位緊張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重慶市委副主委韓建敏代表建議,深度整合醫療衛生和養老資源。建議通過在養老院設立醫院,在醫院舉辦養老院,或者養老院與醫院聯辦,社區醫院服務社區養老等形式,構建養老與醫療相互融合的服務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承德縣朝梁子村黨支部書記楊秀華對農村養老有個“小希望”:今年希望政府能夠開展試點,在具備條件的農村,利用閑置的農房嘗試農村老人集中養老,在集中養老區域配備醫療、餐飲、娛樂等生活服務設施,讓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更豐富。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劉曉靜提交了一份《關於加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提出鼓勵社會資本辦養老服務類職業院校,通過國家財政補貼等方式緩解養老機構用人壓力,並適當增加養老從業人員的工資收入。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我國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務產業發展還比較滯后。要完善制度、改進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會老。我們都將無法回避地老去,區別在於是否優雅和體面。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是古詩裡的老年願景,也是普天之下父母子女的期望。

採訪結束,日近西山。小區裡的老人開始了飯后“遛彎兒”時間,三三兩兩,輕鬆安詳。

北京的天,好得仿佛穿越。

夕陽西下,黃昏的地平線劃出幸福的喜悅……

(責編:張麗瑋、李鐳)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調查

兩會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