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17全國兩會

點睛·全面深化改革

2017年03月13日04: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尚勇代表

以創新攻克“缺心少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簡政減稅、放寬准入、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一年多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但隨著“三去一降一補”工作的推進,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的技術短板日益凸顯,創新能力不足對經濟結構調整升級的瓶頸制約更加突出。因此,必須把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作為今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動力。

如何通過創新驅動改善供給側結構?在當前形勢下可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針對傳統產業升級攻克高端產品制造的關鍵技術﹔二是針對大批高技術裝備“缺心少魂”攻克高端核心技術﹔三是針對質量不穩、能耗排放高推廣智能綠色制造先進技術。總之,深化經濟和科技體制改革應雙管齊下,切實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健全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優化激勵“雙創”的社會環境,激發科技工作者創造創新創業激情。

(本報記者 曹怡晴 魏本貌整理) 

江蘇省農業委員會主任吳沛良代表

用改革盤活農村要素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我們做好“三農”工作的主線。農業要發展,必須加大農村改革力度,破解瓶頸制約,培育新動能。

江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率先改革,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創新體制機制,釋放農村經濟活力、增加內生動力。近年來,江蘇承擔了全國人大開展的農村“兩權”抵押試點、農業部開展的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唯一試點等很多國家試點,自身也探索開展了土地流轉定價機制、融資風險補償等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當前,由於農村要素處於半市場化狀態,資產資源流動不暢,在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抵押、宅基地用益物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金融創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方面有很大潛力,可以通過改革盤活農村要素,實現城鄉之間雙向自由流動。

(本報記者 王偉健整理) 

湖南省監察廳副廳長胡旭晟委員

將政府誠信納入考核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政府要帶頭講誠信,決不能隨意改變約定,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這既是政府多年堅持誠信建設的接力,又彰顯出國家打造誠信政府的決心和信心。目前,改變約定、簽了合同不履行、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等問題,在很多地方政府並不鮮見。

推動政府帶頭講誠信,需要有具體的措施為其續力。有代表委員建議對離任官員進行誠信審計,這雖然對政府誠信建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並不能夠解決現任政府失信的問題。對此,建議在國務院每年的“法治政府”考核指標體系中再增加兩個指標,即對本年度政府履行合同指標的考核和對本年度政府執行法院生效判決指標的考核,這既能夠促進各級政府的執行力度,也對地方企業的發展乃至國家的長久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本報記者 吳艷麗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13日 09 版)

(責編:王璐(實習生)、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調查

兩會前瞻